家祠堂的攻克,彻底铲除了这股反动势力,为当地百姓报了仇,也让黔东地区的革命形势更加稳固。
攻破冉家祠堂后,贺龙军长率领部队开往沿河县中界坝,特区政府人员则回到沿河县白石溪。大家一方面忙着安置伤员,精心照料他们的生活,为他们治疗伤痛;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地方组织,扩大革命力量。然而,敌人并不甘心失败,川、湘、黔三省的敌军再次联合起来,向“黔东特区”发起猛烈进攻,妄图将新生的革命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姜兴尧部窜入德江枫香溪、张家湾一带,不过此前该部已被黔东纵队师、独立团和游击队重创,暂时不足为惧。但王家烈的嫡系部队李成章却率领杨昭卓、周相魁、戴玉堂等部抵达印江县沙子坡,准备与其他敌军会合,对红军形成合围之势。当杨昭阜部进至谯家铺时,遭到红军的迎头痛击,不得不退回德江、印江县境一带。
9月23日,川军达凤岗旅占领沿河县城;湘军第三十四师第三旅周矮子也向晓景发起进攻。一时间,黔东地区乌云密布,形势变得异常严峻。面对敌军的来势汹汹,贺龙军长沉着冷静,泰然自若。他一方面传令特区政府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确保部队的物资供应,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好充分准备;另一方面,为了打破敌人的包围,将战火引到特区中心之外,决定采用外线作战的策略。贺龙军长指挥部队主动撤向木黄,他还时常在木黄河边钓鱼,看似悠闲,实则是在观察地形,精心挑选合适的战场,等待时机,诱敌深入,以便将敌人一网打尽。同时,他命令七师主力转移到松桃岩柯坝,九师主力转移到松桃永安州,黔东纵队师则配合红军主力在外线灵活作战,寻找战机,准备在运动中消灭敌人。
9月25日,陈正国跟随夏曦主席带领红七师二十五团、沿河独立团,从白沙溪出发前往印江沙子坡,成功打垮了由遵义调来增援的黔军学生队(士官生)。随后,部队经由杉树坳、板溪等地,顺利到达木黄。9月27日,木黄的局势愈发紧张。黔军李成章率领五个团从西、南两个方向步步逼近,戴玉堂团也已经抵达合水。此时的红军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北有川军达凤岗旅,东北有湘军周矮子,西南又有黔军重兵把守,仿佛陷入了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面对如此困境,夏曦主席主张从木黄撤进梵净山,以保存实力。但贺龙军长坚决反对,他深知这一仗关乎红三军的声誉,更关系到黔东特区的生死存亡,绝不能退缩,必须主动出击。然而,这一仗该如何打,成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