莓谷饭,这些莓谷饭成为了他们接下来艰难旅程中的重要口粮。11月17日,秦育清率部经印江梯子岩、胡家坝到达来安营。然而,不幸的是,在塘房坳他们遭遇了毛坝伪区长陈文澜带领的“清乡队”的夹击。敌人凭借着熟悉的地形和优势兵力,对我军发起了猛烈攻击。在激烈的突围战斗中,当场有二十多名战士壮烈牺牲,还有二十四名战士不幸被俘。这些被俘的战士遭到了敌人的残酷折磨,最终有二十一人被残忍杀害。突围而出的剩余队伍并没有放弃,他们继续前行,经苦竹坝辗转到达松桃化口坪和秀山坝芒。然而,在各地反动武装的重重拦截下,我军损失惨重,除极少数战士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生存技能成功脱险外,其余同志全部遇难,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英雄赞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悲壮的一页
独立师进入梵净山后,迅速进入战斗状态,积极备战,准备痛击进犯之敌。战士们深知,梵净山将是他们坚守革命阵地的最后一道防线,他们必须全力以赴。在苏家坡、烂泥坳等地,战士们不顾疲劳,日夜挖掘简易战壕,这些战壕虽然简陋,但却凝聚着战士们的心血和对胜利的渴望。他们还砍伐树木,将其横七竖八地放置在道路上,以此拦截敌人的进攻。为了解决弹药奇缺的困难,部队充分发挥智慧,搬运了部分鞭炮工具上山,战士们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些大鞍炮。这些大鞍炮虽然威力有限,但在战斗时,配合着鞭炮的响声,却能壮大声势,迷惑敌人,让敌人摸不清我军的虚实。独立师还积极开展群众工作,没收了大园子、苏家坡、团龙等地土豪劣绅的财产,将大部分粮食财物搬运上山,以备不时之需。同时,他们还将一些浮财分给当地穷人,让百姓们感受到了红军的温暖和关怀。百姓们看到红军为他们着想,纷纷主动为红军提供帮助,有的为红军送水送饭,有的为红军传递情报,军民鱼水情在这片土地上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我军初入梵净山时,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宣传,对群众进行了欺骗和蒙蔽,很多群众都对红军心存疑虑,纷纷躲藏起来。虽然当时的环境异常险恶,战争一触即发,但战士们仍然没有放弃发动群众的宣传工作。他们不辞辛劳,用石灰在墙壁、岩石上书写了大量的标语,向群众宣传红军的宗旨和政策。大园子农民田兴文一家受反动宣传的影响,藏医一空,只有田母在屋照管一切。独立师几名战士征得田母的同意后住进其家,他们对田母十分和气、热情,耐心地问她家有多少田、多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