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的,和左翌杰穿着拖鞋大背心,坐在楼下大排档油腻腻的塑料板凳上大口撸串,畅饮三块钱啤酒的生活,其实已经是最适合他的。
祖喻是外地人,家在经济很落后的一个山村里,因为自然条件的原因能种的地很少,村里人大多都是外出打工,或跋山涉水摘些山珍拿去换钱,谁家条件都好不到哪去。14岁的时候祖喻因为成绩好被选拔进市重点念高中,尽管已经学费全免,成绩好的话学校还会给补贴,但住宿费、伙食费、教材费等等对他们家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钱。祖喻永远记得当时和同学们一起热热闹闹地站在新学校的超市里,而他连买一瓶三块钱的饮料的钱都拿不出的窘迫感。
其实并不是兜里连三块钱都没有,只是当时三块钱对他来说大概相当于三十块钱,买这一瓶饮料,可能要花他好多天的饭钱。
高中三年他只去过一次学校的食堂,其余时间都是独自在教室或宿舍啃从家里带来的咸菜和一种晾干后可以储存很长时间的烙饼。高考前一天,他去学校食堂花六块钱吃了一碗他好奇已久的炸酱面,很难吃,至少他觉得这玩意儿不值六块钱。
市重点里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很多,和他一样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也很多,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但那种趁大家都出去吃饭了一个人躲在宿舍泡着开水啃干饼的窘迫让他有一种极深的羞耻感。
可能是因为头脑聪明,祖喻从小就有一种自信,他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摆脱这种生活,他相信自己可以离开这儿,他相信自己的未来不会差。
可当下那种因为经济窘迫而带来耻辱感却是无论他怎样自信、考出怎样的成绩、拿到怎样的荣誉都无法消除的。再后来,不知何时那种如影随形令他深恶痛绝的耻辱感仿佛已经变成了一种过敏原,时至今日依然会不时以回忆的形式出现在梦境里让他后怕。
高中时他暗地里努力练习普通话改掉了自己从家乡带来的口音,上大学他玩儿命兼职,临近期末通宵泡在图书馆背书学习为了拿那笔不算小数目的奖学金。虽然很累,但终于可以在和同学一起去超市时有底气地、平静自然地说一句:“喝饮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