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修改中
南海的黑潮底下,藏着鲛人的巢穴。这些半人半鱼的怪物从不上浮到透光层,只在百米深的暗礁区活动——那里水色如墨,沉船残骸堆成迷宫,正好掩盖他们黑紫色的皮肤。成年鲛人不过一米五高,却生得极其狰狞:头颅扁平,眼窝深陷,两枚青灰色鱼鳍从眉骨延伸到耳后,激动时会簌簌颤抖;嘴裂几乎咧到耳根,里面参差不齐的獠牙泛着黄渍,能轻易咬穿海龟的硬壳;手脚都长着半透明的蹼,指尖是三厘米长的黑爪,抓在礁石上能留下深深的刻痕。最显眼的是他们后颈到尾椎的背鳍,像一排倒生的骨刺,游动时划破水流,带起细碎的血珠——那是同类争斗或捕猎时留下的痕迹。
鲛人是天生的掠食者。他们群居在沉船舱里,几十上百只挤在一起,用利爪在锈铁上划出磨牙般的声响。夜幕降临时,便成批游出巢穴,借着月光围猎迁徙的鱼群。他们游速极快,摆动的尾鳍能掀起小型漩涡,黑紫色的身影在鱼群中穿梭,爪起爪落间已有数尾海鱼被开膛破肚,血雾在水中弥漫开来,引得更多鲛人疯抢。若是遇上落单的潜水员,他们会先绕着目标转圈,用喉咙发出“嘶嘶”的低吼,待对方惊慌失措时突然发动攻击——有老潜水员见过同伴被拖入深海的场景,氧气瓶上的抓痕像被巨斧劈过,水面浮起的血迹里,还混着几片撕碎的潜水服。
但鲛人最可怕的不是凶猛,是记仇。曾有渔船在礁石区布网,误捕了一只幼鲛,渔民见它丑陋,便用铁钩刺穿了它的背鳍。当天夜里,整艘船就被拖进了深海,第二天只在滩涂上找到几截断裂的桅杆,上面布满密密麻麻的爪痕。更狠的是三十年前的“红潮事件”:一伙盗猎者用炸药炸死了十几只鲛人,想取他们的油脂卖钱,结果返航时被上百只鲛人围攻,船板被啃出无数孔洞,连求救信号都没发出去。三个月后,附近渔村的渔民发现,海岸线的礁石上挂满了骸骨,每具骸骨的头骨都有被咬碎的痕迹——那是鲛人在宣告报复的终结。
让鲛人惹来杀身之祸的,是他们体内的油脂。这种半透明的蜡状物质藏在皮下脂肪层,割开时会渗出淡金色的液滴,带着海水的咸腥。用它点灯,火焰是纯粹的白光,既不冒烟,也不产生焦味,一盏油灯只需拇指大的一块油脂,就能燃上整整三个月。古籍里记载,秦始皇陵的长明灯就用了鲛人油,“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而在明清时期,一两鲛人油能换十两黄金,比宫廷的龙涎香还要金贵。
盗猎鲛人是件玩命的事。他们得趁着满月夜出海——这时鲛人会浮到浅水区交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