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紧接着左将出列,“臣数年以来训兵练兵不敢有丝毫懈怠,王上一声令下,全军便随王上出征。”
随后司农与司马也激动难抑,纷纷表示这两年收成还不错,粮仓都已经填满了,用作军粮消耗毫无问题,至少可以支撑翟国打两年的战争。
子邺露出赞许的表情,“诸位爱卿为国思虑,能得诸位贤臣是翟国之幸。”
其实近些年朝堂上也有议论翟国是否要下场参与征讨大燕,但是翟王一向心有谋算,朝堂众人倾向于相信翟王的决议。
孔朔还是翟王的时候就道:“武国不动,翟国也不动。”
于是便有聪明的大臣品出味儿来:武国乃是翟国大敌啊!
如果想要把翟国的疆土扩大至天柱覆盖下的所有土地,就必须将各国扫平。
武国地处北方,南方的士兵难以适应北方严寒的气候,而且北方多旱地,他们最擅长的水师反而无法发挥作用。这么多年下来,翟国上下把各国都当作假想敌,想了一遍又一遍御敌之法,最后得出结论,如果想要赢过武国,可以不必急于一时,等翟国占据中原之后养兵蓄锐,积攒力量,趁春夏秋天气暖和之时将武国击溃。
然而这个策略很快招致其他人的反驳,因为当年鬼方就是这么被驱赶到北地的,结果对方盘踞那边几百年了都没有被消灭,如果不能彻底铲除武国,他们就会成为下一个鬼方。
所以当孔朔说武国不动翟国也不动的时候,有不少大臣都点头赞同。
他们的想法是,等武国按捺不住挺进中原,武王也来到了中原,他们就擒贼先擒王,将对方一举击败,再慢慢收拾北疆的残余武国势力。
子邺顶替翟王之位后,同样采取了这样的策略。
这便让朝臣们产生了一种错觉,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