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没有闲心去想怎么教育儿子, 天下五国都已经接下了齐王于的盟会邀请,汉国也不好不表态了,他当然不希望这些外事干扰到他在内事方面的控制权, 但逆天下大势而为也不是他的作风。
\n
接下国书的第二日,齐国的国礼便送到了, 刘枢准备在朔日大朝会上隆重收下这份礼物,以显示汉国对齐国的重视。
\n
五月初一,朔,数百卿大夫早在寅时末便入宫等候, 卯时, 鱼贯入蕲年殿,叩拜,奏事,汉王听政。在这种场合,官员奏事之时不用口语,而是大声朗读奏章。
\n
奏事毕, 便是朝贺阶段。这一阶段并非每次大朝会都有,只有遇到特殊节日, 如正旦、冬至、君王诞辰或者接待外国使团等等,才要多出这一环节。
\n
齐国使者被一传一传的宣上殿来,汉王亲自接受了齐使的参拜和朝贺。
\n
齐使步入蕲年殿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很奇怪,怎么泱泱齐国派来送国礼的只有四个人?
\n
刘枢也觉怪异,但并未多言,只是道:汉齐交好,此次七国盟会,寡人必亲往。
\n
谢王上!为首的那名使官上前道:寡君特备三样国礼,以赠王上。随后让开一步,只见他后面三人每人捧一木匣。
\n
何礼?刘枢问。
\n
使官拍拍手,三人依次打开匣子。第一个匣子打开来,是一枚精致小巧的白色方鼎。
\n
这是白玉鼎?刘枢问。
\n
那使臣笑道:此乃精盐宝鼎。
\n
盐鼎?刘枢奇道。
\n
众所周知,齐国是产盐大国,别国的食盐都是棕色的粗盐,唯有齐国产的海盐雪白莹亮,细如粉末,如雪花一般纯净,不含杂质,向来是流通各国的奢侈之物。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