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大部分鬼子,还是藏在坑道深处。
他们压根不会贸然出现。
而且他们也在不停向更深处挖掘,挖掘出更多的出击点。
一旦他们发现某个洞口处,有偷袭机会,就会果断派出一两个鬼子,出去偷袭。
这就是鬼子的作战主观能动性,非常高。
在这个时代,可以说仅次于少数几个部队。
大部分时候,鬼子都是耐心坐在坑道里。
他们靠着观察哨,等待着出击机会。
而观察哨,往往隐藏的很好。
不会轻易暴露。
就这样,面对经常偷袭的鬼子,麦国人只好打打停停。
他们每前进十米,都要将周围彻底清扫一遍。
用探测地雷的战术,去探测山坡上是不是有隐藏的洞口。
一旦发现,就要直接炸掉洞口,防止里面的鬼子出来。
他们可不指望钻进去消灭鬼子。
那简直是找死。
再莽撞的麦国士兵,看着黑乎乎的洞口,狭窄到只能让1米5的最小士兵钻入,他们就明白了,进去就是找死。
麦国人这个年代,绝对是高大的。
一个个平均身高都在1米65以上。
鬼子都是1米5左右。
1米8的鬼子,对他们来说,就是巨从,他们自己就是这样称呼的。
而矮小的鬼子,可以说分外适合坑道作战。
因为这大大减少了坑道的工作量。
而且可以设置很多针对性的陷阱。
鬼子过去没事,而麦国人过去就会碰到洞窟顶部,进而触发陷阱,直接砸死。
可以说,麦国人做了正确的选择。
鬼子就是在短短一分钟之内,快速射击,快速转移。
齐辉就靠在沙发上,看着这一场绝对真实的攻防大电影。
对方都是投入了100%的精神,谁要是麻痹,谁就会死掉。
战争绝对是加速人成长的地方。
就像毛熊一样,那些动员兵,经过几次大战役没死,就成了精锐,能够与精锐汉斯皲队比拼了。
现在麦国国人的进攻部队同样如此。
昨天还是学校的体育生,今天就成了喷火兵。
慢一步就是死。
双方就在比拼速度和效率。
每次鬼子从一个山洞中出现的时候,就会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