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大转弯。
要知道之前鬼子虽然也是在拉拢东南桠洲的土着——但这种拉拢,只集中在上层。
而且主要是忽悠,嘴上说的好听,共同繁荣,实际上是大肆掠夺。
比如另外一个时空中,某地北部发生了大饥荒,明明南部有大量粮食,可是鬼子管控着火车,只将运力用于自己的军事行动,就是不抽出运力向北部运粮。
导致发生了奇葩现象:南部粮食卖不出去,大量霉烂,北边大量饿死人。
这种行为,毫无疑问引发了当地人的反抗和觉醒。
鬼子的忽悠,不攻自破。
同样,汉斯人也是一样的,甚至干的更加糟糕。
好歹鬼子还知道嘴巴上忽悠两句,拉拢一些高层当奸细,给一点好处。
但汉斯人直接歧视别人,压制别人,导致明明占据大半个殴洲,却难以动员起来全部的生产能力。
这就导致一个可笑的现象:大半个发达殴洲的军工生产,竟然比不过已经损失惨重的毛熊军工产量。
从坦克上就能看出来:41-42年,汉斯生产了一万多辆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
同时期毛熊坦克产量是汉斯的三倍。
明明汉斯的军工厂更多,技术工人更多,偏偏比不上毛熊。
这就是信念带来生产能力不同的直接体现,在战争中,体现的最明显。
和平时,大家是想着自己过好就行;战争时,可是要想着集体获胜。
齐辉想要让鬼子长期牵扯麦国人,必须发挥出来鬼子占领区土着的生产能力。
要知道如今鬼子占领的地盘,是非常广大的。
接着齐辉又进行下一轮安排:
“重点是东南桠洲,要在这里死守住面点和笸箩洲,保护住石油产地。”
“石油应该通过潜艇运输,大力重视潜艇运输。”
“同时也可以大量贿赂龙汉内部的商人,运输到他们的港口,走他们的铁路和交通渠道,通过走私,走私到半岛地区,再从对吗海峡进行运输。”
这里自然是齐辉的私货:鬼子搞陆上交通线走私运输,石油至少是七三开,龙汉七,鬼子三。
就这三成,鬼子还得跪着要。
不然的话,想跪还没有这门子了。
至于如何向麦国人交待,这个好说。
谁也防备不了走私。
两根金条,哪一条是高贵的?哪一条是肮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