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见不到粮食,我第一个去绑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表示愿意再等三天。
林缚松了口气,对那个壮汉道:“多谢乡亲们信任。我现在就回去督促修路,一定尽快把粮食送过来。”
离开李家村,赵虎忍不住问:“大人,您真的能在三天之内把路修好吗?”
林缚摇摇头:“不知道。但我必须给他们一个承诺。人心要是散了,就再也聚不起来了。”
回到幽州,林缚立刻召集所有能调动的人手,包括士兵、工匠,甚至还有一些自愿帮忙的百姓,一起去抢修道路。他亲自督阵,和大家一起搬石头、填泥土。
雨还在下,但没有人叫苦叫累。士兵们知道,他们搬运的不是石头,是百姓的希望;工匠们知道,他们修补的不是道路,是民心。
第一天,路修通了不到十里。
第二天,又修通了十里。
到了第三天傍晚,还差最后一段最难修的路段。这段路塌陷得很严重,需要大量的石头和泥土才能填补上。可此时,大家都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连抬起胳膊的力气都没有了。
赵虎看着天色越来越暗,急得直跺脚:“大人,怎么办?看样子,今天是修不通了。”
林缚看着眼前的烂泥坑,又看了看远处灾区的方向,咬了咬牙:“继续修!就是连夜赶工,也要把这段路修通!”
他拿起一把铁锹,率先跳进泥坑:“大家再加把劲!想想灾区的百姓,他们还在等着我们送粮食呢!”
看到林缚亲自上阵,大家仿佛又有了力气。士兵们、工匠们、百姓们,一个个都跳进泥坑,拼命地干活。灯笼的光在雨中摇曳,照亮了他们疲惫却坚定的脸庞。
天快亮的时候,最后一段路终于修通了。
当第一辆粮车缓缓驶过修好的道路时,所有的人都欢呼起来。欢呼声在寂静的黎明中回荡,仿佛能穿透云层,传到灾区百姓的耳朵里。
粮车一路前行,所到之处,百姓们都出来迎接。他们看着满载粮食的粮车,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有的百姓还拿出家里仅有的鸡蛋、咸菜,硬要塞给押车的士兵。
“谢谢你们!谢谢林大人!” 他们的声音里充满了感激。
押车的士兵们,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他们知道,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
粮食运到李家村的时候,那个壮汉带着村里的百姓,早早地等在村口。看到粮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