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涌动的恶念也是真。
他们均被各自族人扣上勾结外族的帽子,相爱的证据无须作假,皆是百口莫辩。
大周老皇帝大怒,连颁数道圣旨宣召林剑泉回京,他知道,这一去,恐怕有去无回,祈岚不愿他回京送死,百般阻挠,却抵不过林剑泉一颗“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忠耿的心。
祈岚义愤难平,草草交付一番,从玄羽国连夜出逃,暗中护着林剑泉回到兴京。
在京城,纪修予给了林剑泉最后一次机会,后者依旧不改初心,不愿违背祖训参与党争。
饶是沈延再不舍这块难得的肥肉,也不得不做出最终决断:构陷检举林剑泉及整个林家,以此大案作为重获圣心的敲门砖。
主将获罪,沈延轻而易举抢夺先机,纪修予更颇有一套玩弄人心的手段,策反数名跟随林剑泉的将领,收服所率队伍,成功推举他人代替林剑泉进驻景州。
同时又与玄羽族内造反派达成协议,双方你来我往,以缘生城这“三不管”之地作幌子,各取所需,何乐而不为。
林剑泉被打入天牢,不日处斩。
景州及周边受过林将军恩惠的州县百姓听闻此事,自发联名入京求情,祈岚从中忙动牵线,希冀着事情仍可转圜。
然而纪修予把事做绝,半点余地不留。
他借题发挥颠倒是非黑白,将万民请愿说成愚民暴动,将林剑泉之功说成谋逆反叛,将林氏一族和所有替他求情的人全部打成犯上作乱之徒。
老皇帝上了年岁疑心甚重,昏聩颟顸全然不念林家几代劳苦功高,仅存的一点善念也在纪修予“宁可信其有”的说辞中泯没殆尽——
林剑泉即刻推出午门行刑,株连九族、满门抄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