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方案太依赖概率了,他们只是提出这个方案构想,容后再进行宇宙模拟实验来模拟出这个方案的成功概率。
不过可能也只能作为最极限的一种拦截方案。
等到计算出系外飞行器运行的预测轨道后,他们可以以这个方案可以参考点,尝试在太阳系内寻找其他有利的撞击点。
在初步的模拟实验中,这个方案的成功率是30%左右。
二、绑架说,也就是通过执行任务的飞行器对系外飞行器进行跟随运行,在达到同速运行后便以包拢的方式对飞行器进行“绑架”。
因为从现在的追踪探测器所传回来的数据资料显示,这个系外飞行器在太阳系内飞行过程中一直在完成岩体脱落加速,等到飞行器再达到近地回归点时,它的体积必然会大大减少。
虽然略显荒谬,但以现在的情况看来,却未必就完全不可行。
这个方案的安全系数比方案一要大,但成功率却并不如方案一,可如果失败后依然可以执行第一个方案,所以也不失为一策。
如果能够成功“绑架”系外飞行器,那么对研究系外生物将会大大提高。
而且这也能让人类在航天研究和宇宙探索中迈出很大的一步。
和其他策略相比,反而这两个方案在防御措施中属于相对较为合理的。
因为对于天体的防御方案,最常见的也就是提前撞击和拦截两种办法。
只不过因为这并不是自然天体,所以为这个计划增加了不确定性。
直到探测器再传回来最新的数据后,大家便开始继续做起数据模拟。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