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如果,我是说如果,鬼祟觉醒了智慧,像人一样会思考、会权衡利弊,甚至有的诞生了类似人类的感情。它们只想活着,像普通人一样活着,不战斗,也不想被杀死。你们还会毫不犹豫地击杀它们吗?”
若纯粹以吴辰伦军人的本能回答,答案毋庸置疑。
鬼祟是敌人,是威胁人类生存的祸源。立场敌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战场上,军人击杀敌方士兵,难道还要先分辨对方是不是好人?荒谬!那是立场决定的生死。
然而,脑海深处属于明皓天的记忆碎片,此刻却如涟漪般荡开,干扰着他固有的认知。
吴辰伦沉默了片刻,还是顺应起内心的回答:“只要它不主动攻击、不伤害人类,我也不会对它们赶尽杀绝。军人不会滥杀无辜。”
陶锐的声音有所惊讶,“你的回答真让我意外。我见过太多人,他们对鬼祟只有纯粹的仇恨和排斥。即使鬼祟表现出交流的意愿,甚至明确表达不想战斗,甚至愿意投降,最终也难逃被击杀的命运。”
吴辰伦叹了口气,语气复杂道:“这不奇怪。想想历史上的战争吧。两国交战,哪怕是互为平民的两边国民,他们不是军人,彼此也没有真正的深仇大恨,可还是有可能被民族大义、国家荣誉所裹挟。
很容易被简单粗暴地标签化、妖魔化,将对方视为宣泄仇恨的对象。现实中这样的例子还少吗?人类太容易站在自身立场上思考。
对于无辜的平民,对他们遭遇的苦难,表现出冷漠、敌视,甚至是幸灾乐祸。例如在社交平台上,嘲讽对方的平民遭到轰炸、家破人亡。”
他顿了顿,语气无奈而深沉道:“这是无解的困境。要求每个个体都保持绝对理性,清晰分辨个人与国家意志的界限,太难了。
更何况,很多时候,国家机器本身,也需要这种被引导的群体情绪,需要仇恨来凝聚力量,让大家心甘情愿地为它而战。”
“真没想到......一个军人会有这样的思考。”陶锐感慨道,“我见过的军人,极少有这种对战争的反思。”
“军人本来就不该有这种反思!”
吴辰伦无比纠结道,“那些所谓的反战电影,在和平时期看看还行。要是在战争年代拍出来,让军人去质疑自己为何而战、思考战争的正义性、合理性,质疑自己杀死的敌人是否也是个有家庭的普通人......那简直是腐蚀战斗意志的毒药!
尽管这种战争片,多数是让敌对方反思,设计的情节是让敌对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