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至于那些所谓的钢管结构,在现阶段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想都不用想。毕竟,陈家村只是一个小小的村落,根本没有渠道去获取这些材料。
不过,竹木这种结构也有它的好处,那就是成本低廉,而且可以就地取材。当然,它的缺点也很明显,耐用度不够,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定期进行维修。
不过,在这个年代,大家对于这些问题并不是特别在意,只要能用就行,维护问题不过是多费点力气罢了。
在地基建设方面,陈平安地弄到了水泥,砖头则可以直接从村子里获取,这使得地基的施工相对容易一些。
尽管前期准备工作做得充分而细致,整个地基的建设仍然花费了整整五天的时间才最终完成。
地基完成之后,接下来的任务便是修建整体框架。
此时,村里的木工们就该登场了。
值得一提的是,村里木工大多都是爷爷的徒弟或徒孙,因此当开始搭建大棚时,爷爷也亲自来到了现场。
不过,技术指导的工作还是由陈平安亲自负责,毕竟方案和设计图都是他一手包办的,只有他才最清楚想要将大棚建成什么样子,以及各个部分应该如何处理。
十几个木工在陈平安的精准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开始搭建框架。他们动作娴熟,每一根竹木都被精准地拼接在一起,没有一丝多余的地方。整个过程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每个步骤都流畅自然。
爷爷站在一旁,仔细观察着木工们的操作。他时而点头称赞陈平安的设计精妙,时而露出满意的笑容。显然,他对这个孙子的表现非常满意。
看了一会儿,爷爷觉得有些累了,便走到一旁的石头上坐下休息。
大伯见状,也走过来和爷爷闲聊。大伯笑着说:“爸,平安这小家伙的技术真不赖,很可能已经超过我了呢。爸你以前教我们的时候是不是藏私了,是不是把绝活全都教给小平安的?没教给我们。”
爷爷白了大伯一眼,笑骂道:“你这臭小子,还编排起你爹来了。老子都是一样的教你们,怎么几十岁的人还不如一个小孩子呢?说明你自己没好好学。”
大伯被爷爷这么一说,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嘿嘿,我就是开个玩笑嘛。不过说真的,小平安这孩子确实很有天赋,以后肯定能成大器。”
爷爷听了心中也颇为自豪,他说:“嗯,这孩子确实不错打小就聪明,力气大,动手能力也强。我看他对木工这行也很有天赋,不过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