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与朱标商议此事,再借由朱标与老九沟通,探讨能否将这些优秀教材推广至大明全境。
毕竟,天下名师大儒尽在应天府,让朱元璋亲自开口求教材,无异于自取其辱。
此事需谨慎行事,即便老九同意,还需经过文官与儒家的认可。
但从推演中可见,后世老九所改革的教学方式极为出色,儒家独霸的局面已被打破,各种学术流派竞相绽放。
除了皇卫学院,各地尚有王卫学院及诸多地方学院。
学科之广泛,令朱元璋惊叹不已,从未想过学问竟能如此深入。
恰在那时,大明步入盛世,强盛空前。
老九登基之时,已有电力与海上航行的蒸汽大铁船之闻。
据传,因汉中府地域有限,资源匮乏,诸多新事物直至老九称帝后方崭露头角。
若老九全权发展大明,此等进步或将更早实现。
燕汉之争前,汉中似已普及电力。
更有如机甲般的巨器,国运系统称之为高大巨兽,乃老九所创,极大增强了汉中军战力。
正因如此,老九方能以万余汉中军守住濮阳。
反观老四朱棣,掌控朝廷后拥兵百万,面对老九却遭重创。
这也是朱元璋重视老九教材之因。
他已在梦境推演中预见学习这些教材后的非凡成就,此等力量,连他也难以抗拒。
若无国运系统相助,即便老九创立王卫学院,他也只会任其自行发展。
“系统,老九这学院,后世可有名垂青史之人?”朱元璋好奇问道。
【众多!如戚继光、于谦、王阳明等军事奇才,皆出自皇卫学院。
张居正这一国首辅亦是如此。
还有朱家战神,天道皇帝二皇子朱匣焌,于皇卫学院获特等毕业之荣。
】国运系统缓缓道来。
朱匣焌?
老九家的二子?
朱元璋闻朱匣焌之能,心中大骇!
思忖间,欲寻机细究朱匣焌之生平,然国运点之消耗,着实令人心疼。
恰此时,太子朱标至御书房。
“标儿,来得正好,有要事相商!”
朱元璋回神,急拉朱标入座,言及老九欲于汉中府建王卫学院之事,尤重其独特教材。
据国运系统所言,此教材超前大明数百年!
换言之,若推行此教材,大明教育可省却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