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更是让他们无所适从。
他只能期待大哥早日苏醒,再作打算。
扬州丹阳传来消息,孙坚、孙策以及周瑜得知金榜结果。
孙坚父子对此表示欣喜,认定周瑜上榜理所当然且排名必高。
然而周瑜本人却显得有些复杂,他自认更倾向于统帅而非谋臣,但若被归为谋臣,他也并不排斥,毕竟谋臣应具备的能力他都掌握。
周瑜内心激动,认为这【华夏大地谋臣榜】正是属于他的舞台。
他坚信自己能在【军略谋臣榜】上名列前茅,甚至进入前三。
若非清楚自己的统帅才能更胜一筹,他或许会更加自信满满。
周瑜深信,在用兵之道上无人能出其右,唯一可与他相比的唯有【一代武圣】岳飞。
即便有【当世战神】薛礼和【在世人屠】徐晓,也无法动摇他的信念。
与此同时,关中的李儒听闻榜单消息后,也感慨良多,流露出几分失落与无奈。
李儒感慨道:“文和总是深藏不露,从不轻易展现才能。”
他叹息道:“若非如此,这次金榜,主公或许能得到不少助力。”
提到的这位文和,正是历史上的贾诩。
作为东汉末年的智谋奇才,他被称为“毒士”
,行事风格堪称极致谨慎。
贾诩一生极善自保,堪称东汉乱世中的生存大师。
无论是对敌还是自处,他都展现出令人叹服的智慧与果断。
尤其在长安局势中,他曾建议郭汜和李傕联手,这一决策虽然导致大汉复兴的希望破灭,但也充分体现了他不拘一格的手段。
然而,尽管手段狠辣,贾诩的能力毋庸置疑。
他能够在曹营度过晚年,并活至七十余岁,安然离世,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实属罕见。
他的计谋几乎从未失手,甚至间接导致典韦和曹昂的悲剧。
然而,即便身经百战,他始终能够全身而退,这份从容令人钦佩。
李儒深知贾诩的才华,也理解他的性格——他并不追求权势地位,只愿在乱世中平安度日。
因此,贾诩甘于担任低微的功曹职位,对此毫无怨言。
即便李儒多次试图举荐他,他也一一拒绝。
在李儒眼中,贾诩虽为奇才,却也是个难以驾驭之人。
若真惹得他不悦,随随便便一个动作就能让你吃尽苦头。
正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