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没有明确的概念。
而【五牛不能分尸】则清晰地展示了这种坚固的程度,却也让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五牛不能分尸"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个说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非常陌生,甚至从未听说过。
人们通常只了解"五马分尸"这种极刑,而对"五牛分尸"则毫无印象。
从名称推测,它或许类似"五马分尸",但由于牛的力量显然大于马,因此可以推断出"五牛分尸"更为残酷和血腥。
实际上,无论是"五牛分尸"还是"五马分尸",其本质并无区别,只是工具不同而已。
在古代,出于对生产工具的重视,通常会选择马作为执行极刑的工具,而不是牛。
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牛的重要地位。
在古代华夏,牛被视为神圣的动物,不可随意宰杀食用,否则将触犯法律。
然而,若是一头丧失劳动力的老牛,在完成备案后,是可以被食用的。
尽管牛在当时地位崇高,但并未有人将其用于行刑。
虽然历史记载中有“五牛分尸”
这一酷刑,但实际上从未实施过。
相比之下,“五马分尸”
已足够令人胆寒,根本无需采用更为残酷的“五牛分尸”
。
然而,正是由于“五牛分尸”
的威名,才让人们更加恐惧。
即便如此,就连“五马分尸”
这样的极刑对李存孝也毫无作用。
这充分证明了他的身体何等强韧。
毫无疑问,《金榜》中对李存孝【金刚不坏之躯】的评价恰如其分。
紧接着提到的【双臂有四象不过之力,恨天无把、恨地无环】的描述更是震撼人心。
众人发现,这段评价与刚上榜的李元霸的评价极为相似。
实际上,这意味着李存孝的双臂具备不下五万斤的力量。
起初,人们认为这种超凡力量只属于李元霸,如今看来,李存孝同样拥有这般惊人的体魄。
这一发现让天下人为之震惊,同时也恍然大悟。
之所以感到惊讶,是因为“四象不过之力”
远远超出当时人们对力量的认知极限。
即便裴元庆的【双臂不下万斤之力】已属罕见,李存孝的表现依旧令人叹服。
更别说“四象不过之力”
,它相当于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