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延秀想了一想,虽然觉得与张易之同为奉宸令有些晦气,但这是奉宸令,光名字就得了武延秀的喜爱。他如今随裹儿居住在宫廷内了。裹儿封武延秀之前,先封了崇训为太玄真君,以亲王礼待之。
永乐元年春,裹儿从广州调回了宋璟,仍使他担任吏部尚书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九龄接任广州都督,韩休成为刑部尚书。
上官婉儿从中书侍郎升为中书令,令其参豫政事,至此她的宰相之称有实又有名。万叶涛调到工部,担任工部侍郎,监管新武器研制。
在元旦大朝会上,裹儿对群臣坦坦荡荡道:“朕以公主之身体,忝列帝位,担万民于双肩,朝乾夕惕,诚惶诚恐,上怕辜负苍天之恩德,下怕难当万民之厚爱,从今往后,唯有兢兢业业,使大唐国强民富。
凡生活在大唐土地上的百姓,无论贵贱士庶夷夏男女,朕皆立志使其有田可耕,有衣可穿,有饭可食。若百姓生于水火之中,而朕不加赈济抚恤,是朕之大过也,请诸爱卿当面直谏,勿有隐瞒。”
众臣皆道:“谨遵陛下吩咐。”
从这年开始,裹儿就定下了永乐一朝的统治基调:务实、开明和谦逊。
永乐这个年号是大臣讨论年号时,裹儿灵光一闪,就想起了这两个字。说出来之后,得到大臣们的一致赞同,这可比什么景云先天好多了,既朗朗上口,又脱胎于陛下当公主的封号,还寓意极好。
这么好的年号,裹儿当然拿过来自己用了,多谢后人的馈赠。
身为帝王,与当公主时的情形决然不同,裹儿要更要注重用人和制衡。
国家大事千头万绪,裹儿忙不过来,自然要借鉴则天皇帝的女史制度。于是,裹儿召来上官婉儿两人商议了一番,命上官婉儿主理此事,下了诏书。
诏书大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