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得了圣人的话,重润最近都抱着史书读,其他的兄弟姐妹也都跟着读。毕竟圣人都说了,要多读史书,以史为鉴。
不过,裹儿读了几日,始终觉得读得浅、典章制度地理沿革人物脉络事件由来只通了六窍,迫切需要老师带着学习。故而她找人问问宫中是否有老师教授学生。
这宫中当然有学堂,不仅有,而且师资力量也强。毕竟掖庭之中走出一个上官婉儿,下一个上官婉儿焉知不是她们?因而宫女们对学习之事十分努力刻苦。
裹儿和仙蕙随意挑了个人多的屋子,在窗外看了一眼,里面除了夫子身边的方寸之地,讲台过道窗台竟都挤满了人。
仙蕙低声说:“她们难道不当值?”宫女除了过分小的,不论长幼都要当值。
裹儿说:“怕是下了值。咱们去后门听听。”因听课的人多,殿内的长窗都大开。
裹儿拉着仙蕙就站在靠后的门边,静静听着。听了几句,才明白夫子讲的是秦李斯的《谏逐客疏》,正讲到裹儿的心坎上。
这夫子才学渊博,旁征博引,一篇“普普通通”(并不普通)的奏疏竟然让他讲到秦国的富强之路,其他六国的衰落,乃至天下一统。
裹儿听得心服口服,韦洽才学不错,但与他相比……裹儿不想拿两人相比。若是堂舅舅韦洽有才能,不会随他们一起流放的。
不知不觉,夜幕降临,等夫子宣布下课,裹儿才回过神来,转头见仙蕙也是一脸意犹未尽。
“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便是没有黄金屋,为着这些也要好好读。”仙蕙现在深愧以前读书少,不一会儿又理直气壮起来,肯定是以前的夫子水平差,讲课都讲不出韵味和趣味来。
“明儿,我也过来听。”仙蕙道。
一个路过的宫女插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