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朱旭赟似乎有些恍惚,“少年时的初次相见还恍若昨日,却没想到,我们今日会在一起谋划大事。”
当年朱旭赟去到封地,空闲时便到处游历,有一天,途经淇水河畔,正好碰到了一个少年,他见那少年美姿仪,如芝兰玉树一般,不免生了好奇心。
河畔有一条长长的堤坝,有一瞎眼老头,拄着拐杖,正在行路。路人自动给他让出了一条道路,谁知那拐杖却碰到了一位妙龄女郎,那女郎的丫鬟率先发难,非说老头的拐杖将女郎的衣裙弄脏了,要他赔钱。
老头有理也说不清,说自己没钱,却被女郎的随从按在了地上,身上沾满灰尘。
人群中有人说道:“那是河南承宣布政使家的女儿,横行霸道惯了,这老头也是倒霉,竟冲撞了这位小祖宗。”
就在她随从的拳头要落在老头身上时,人群中突然有一长相平凡,身姿清瘦的书生道:“且慢。”
朱旭赟不由得望向了那少年,少年却隐在人群中,没有作声,只是目光清淡地看向那书生。
朱旭赟暗自松了一口气,以那少年的姿貌,若是被那女郎看见,恐怕会被她强招为婿吧。
清瘦的书生引经据典,骂人不带脏字,末了,书生还说自己马上便要入职布政使麾下,成为他的谋士,女郎听到了自己爹爹的名号,这才让随从住手,带着他们惺惺而去。
书生收获了众人的赞许,那老头也对书生千恩万谢。
少年见事情已了,便随着人流离开了。
渡淇水时,朱旭赟正巧与少年同乘一筏,船家对着夕阳唱了首《雁落平沙》,曲调悠扬,颇有渔舟唱晚的意蕴。
朱旭赟终于开口:“郎君不贪名声,倒是让在下佩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