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大人要您在此等候。”小吏向景暄和施了一礼,便离开了。
景暄和心里有些踟躇,这万灵安,到底在耍什么把戏?
她不由得回忆起史书上万灵安的结局。
万灵安最后在新皇登基之夜突然暴毙,年仅三十五岁,没有人知道这两件事有无关联。
新皇并未清算万灵安及其门生,而是将他追封为“上柱国”。
后世很多学者对此事争论不休,一部分人认为两件事只是巧合罢了——如果新皇不待见万灵安,大可将他曝尸荒野,而他却并没这么做。
另一部分人却认为,万灵安就是被新皇毒杀的,他的权力太大,遭受了忌惮,新皇念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保存了他最后的脸面。
而万灵安的死对头司礼监秉笔太监魏福忠的下场却凄惨很多,他被新皇凌迟了,由大太监黎振接任了他的位置。
黎振上位后,比魏福忠更加丧心病狂,买官卖官,陷害忠良,坏事做尽,大明的百年基业几乎被此人毁坏殆尽。
如果在黎振掌权前就将此獠除掉,那么历史的走向,会不会是另一种方向呢?
忽闻一阵箫声,将景暄和的思绪拉了回来。
这箫声悠扬,像飘散在九天之上的玄云,极清、极淡,又像古时越女的歌谣,怎么也抓不住、握不牢。
奇怪的是,箫声中带着一丝犀利,仿佛要割破什么东西,有种锐不可当的感觉。
从湖边到草屋有座石桥,景暄和静候在侧,忽然发现石桥边的柳树下有座小土堆,从土堆里露出木盒的一角。
景暄和有些好奇,见万灵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