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周稚宁叹了一口气。
光是这些请安折子、问皇帝要不要贡果的折子,以及发现了什么吉祥征兆来讨吉利的折子,就能堆成一座小山把周稚宁埋在里头。更别说这些文人写奏章总是注重文采些,什么骈四俪六,什么诗赋成双,本来一件小事却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有时候周稚宁得看到结尾才能知道这些文人要说些什么,实在令人头疼。
这也让周稚宁格外理解为什么皇帝要创建内阁,若是要皇帝一个人看完这全部折子,怕是要把人逼疯。
明朝建朝至今,除却高祖皇帝是个工作狂人,精力旺盛到一天十二个时辰,有十个时辰都在处理政务以外,后代的皇帝没一个能做到的。
不过皇帝这样做也不代表是把封建皇朝的权力中心下移,周稚宁等人所组建的内阁其实也只有批复权,真正决定这个批复能否传达给下面文武百官的权力还是在皇帝手上,即朱批权。
只有皇帝用过朱批加盖玉玺同意了他们内阁大臣批复的折子,大臣们的权力才算行使到位了。
所以有时候不得不承认,皇帝在躲懒的同时,又没有外交权力,真是个很聪明的人。
小山般的奏折批完,太阳也逐渐西移,天色逐渐黯淡。
有的内阁大臣预备离开,临走之前有个热心的臣子还来敲了敲周稚宁的门。
“周大人,时间到了,再不走的话,宫门可就要落锁了。”
周稚宁这才惊觉时间流逝之快,应了两声之后,匆匆收拾了东西跟着一起离开。
火红的晚霞把宫门外的天空点亮,宫道逐渐漆黑到需要宫人点着宫灯在一旁引路。
周稚宁身边也来了一个高大的银子为她持灯。
她打了个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