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稚宁了然,又客套似地安慰了几句,就转身便走了。
见状,一直待在角落里没有出声的程普走了过来,低声问赵淮徽道:“说起来,公子早过了乡试,来年就该参加会试了。咱们何时启程回琅琊?”
听到琅琊二字,赵淮徽的眼眸中飞快地闪过一丝厌恶,语气异常冷硬:“回琅琊?叫那个人再杀我一次么?”
程普一时语塞,诺诺的不知道该什么回话,只是半晌,他还是道:“可公子您终究是要回去的。”
琅琊赵氏的能量太大,赵淮徽不可能在平城躲一辈子。
等他身上的伤好些了,还是要回琅琊的。
赵淮徽自己也明白这一点,可是他重新拿出手上信封,看着信封上写着的“家书,速回”四个字,眉眼间尽是郁色。
第18章 还请赵兄救命 杨氏犯糊涂
团榜出来的第二天,就进行了童生试的第二场考试。
周稚宁与第一场考试一样,对每一个题目都取了中庸的思路,尽力做到不争第一,但也不落出榜单。
就这么持续考了三场,等最后一场考完,县试就告一段落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县学里忙活了,他们会对整场县试的成绩进行一个整理,按照优劣给考生进行排名,最后决出长案、正案、总案。
周稚宁拿着考篮回家后,杨氏率先迎出来,接过她考篮里那支从文昌神君神位前求来的毛笔,又恭恭敬敬地供在了香案上。
按照杨氏的说法就是这支毛笔已经耗过神性了,得放在香案前再供着,才能再继续护佑周稚宁。
周巧珍几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