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稚宁不着急誊抄在考试卷上,而是又看向次题。
次题也是出自《论语》,这次是《述而篇》:“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4
意思是孔子说应该容许进步,而不赞成退步。何必那么过分?人家把自己弄得干干净净要求进步,应该容许现在的干净,这并不是保护他的过去。5
这道题依旧不难,周稚宁依旧采取了中庸的思路。
洋洋洒洒写完难度不大的两篇,周稚宁心中已经隐隐有了一个猜测。
但考试时间正在一分一秒的流逝,周稚宁也不多做耽误,接着写诗。
诗就不是周稚宁的强项了,她缺乏这点子浪漫想象细胞。
不过不枉费她对赵徽的文章诗赋啃了半月有余,即便她诗才不算上佳,拼拼凑凑,也还是成了一首诗。
从两篇草稿写完到诗成,已经过去了三刻钟的时间。
周稚宁转了转略感酸涩的手腕,再次蘸墨,抽来官府发放的试题纸铺平,凝神聚气,一笔一划地将草稿整理展开,工整地誊抄上去。
这一抄,周稚宁极为入神。
期间有巡察的胥吏拿着印戳来给考生们的试题纸盖章,以检测考生们的答题速度。周稚宁连头都没有抬,全然的心无旁骛。
写完一篇,一个上午就已经过去了。
中午来临,周稚宁打开考篮,简单地用了些午膳,趴在桌子上休息了一会儿。
等到下午炮响之后,她又默默冥想定神了片刻,又执笔开始誊抄。
不知不觉,天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