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面是周府早就备好了的,等周稚宁与周明承到时,周府内的一座水榭上已经挂满了明角灯,将池面照耀的水波荡漾。
邓氏坐在主桌,旁边一水儿围着她生的几个儿女。大些的是一个姐儿,名唤周妍,十一二岁的年纪。小些的还不会走路,由乳母抱着在一边喂养。其余的就是邓氏院子里的丫鬟,贴身的一个大丫鬟站在邓氏后面,预备着等会儿为邓氏伺候布菜。
至于周允能的几个姨娘则上不得台面,都安排在次次桌。
次桌则是几个姨娘生的哥儿、姐儿,她们虽出身不高,但也是周府内的正经主子,论地位是要高出姨娘们的。杨氏和周巧珍、周巧慧几个全都凑在次桌。至于周允德暂时没来,论道理他是二老爷,又不是女眷,因此就跟着周允能叙话去了。
族学里的学子们出身不错,可因为是外男不能离女眷们太近,因此就将他们安排在一处靠近梅林的地方,既能欣赏水榭景色,也能嗅得一缕梅香,是个不错的地方。
周稚宁和周明承的座位也都在这里。
不同的是,周稚宁是因为身份有限,周明承则是以主家的身份来作陪的。
周稚宁刚坐下,眼神就追着杨氏她们看去。
好在虽然杨氏出身不高,可将几个姐儿都教养的不错,不说有如世家贵女的教养,但也是落落大方。
见几个姊妹脸上都带着笑,周稚宁也弯了弯眉眼,神色温和。
这时,她耳边听到有人道:“赵兄,我能和你换个座位吗?”
周稚宁回过头来,看见她身边坐着的是余青松,是学堂里能坐在中三排的人。他申请换座位的对象是赵淮徽,而赵淮徽旁边坐的是周明承。
谁都看得出来,这个余青松是想去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