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稚宁略微惊讶地挑眉。
赵淮徽也注意到了周稚宁的视线,朝她投来了冷淡的一瞥。
周稚宁一时来不及掩饰,二人视线猝不及防相交了一瞬,周稚宁以拳抵唇,轻咳了两声,若无其事地转开眸子。
显然赵淮徽也没想与周稚宁有什么交集,也安静收敛视线。
二人各自沉默下来,像是彼此并不相识。
不多时,牛、李、林三位老师皆来了。
族学里最大的已有十五六岁,早就下场考过了童生试,取得了秀才身份,譬如周明承。最小的也才九岁,虽是开蒙过,但到底没有正经念过几年书,比如周府里家生奴才的长子,一个叫王大拿的小子。
类似于周稚宁这种年岁正好又念过几年私塾的人最多。
正好,来年二月童生试也要开始了,他们这批人不出意外的话,将会是整个族学里最先一批下场应试的。
既是如此,三人略一商量,干脆给大家都出了一道题。
科举从县试到殿试,不外乎考八股、诗赋、策论等。因此牛、李、林三人就从策论里出了一道题——《论忠奸》。
周稚宁刚拿到手时心里便有了成算,她一边替自己研开冷墨,一边在心中默思篇章结构。
她想得细,手下功夫也缓。其余子弟已写完两三行字,她才将墨研开。取下笔架上的羊毫吸取墨汁,在雪白的纸面落下笔尖,开始书写。
周连玉往后瞥了眼她动作,眼里飞速地闪过一丝轻蔑。
什么西河村课业第一,连篇策论也要踌躇半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