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赶个秋收尾巴。”
“爷爷在拾掇。”宋喜乐回了一句,突然向宋惊蛰问道,“惊蛰哥,你觉得种点什么好。”
这还真是把宋惊蛰给问住了:“怎么想起来问我了。”
“开春你就劝过我们,让种点豆子高粱旱涝保收,我跟哥现在老后悔了,要是当初听了你的就好了。”宋喜乐诚实道,“惊蛰哥你种地比我和我哥厉害多了,我觉得多听听你的准没错。”
“我那只是觉得都旱三年了,老话不是说,旱三年涝三年不旱不涝又三年吗,猜测今年是个涝年,所以才让你们种粗粮的。”宋惊蛰解释了一句,心里也琢磨开了,这个时节种什么合适。
这都立夏了,最是种稻子的好时候,且他们康州府又夏季多雨。农谚说:“立夏落雨,谷米如雨。”可见他们这里是很适合种水稻的。
奈何他们这里地处山地,又没个河流取水,庄稼地的浇灌全靠村里那口蓄水的大堰塘。水源严重不足,根本就开不了水田,全都是旱地,上哪儿种水稻去。
“已经旱三年了,现在是要涝三年了么?”宋喜乐听了宋惊蛰的话,很快就抓住了重点,向宋平安道,“哥,我们还接着种豆子高粱吧。”
宋平安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宋惊蛰却有点不甘心,诚如宋平安之前说的话,高粱豆子不好吃又卖不上价,一直种这两样,只能勉强果腹,想要过上种麦子这几年的丰收日子,还得琢磨点别的出路。
其实种水稻这个路子不错,粳米的价格比麦子价格还要高,也好吃。但把家里的旱地变成水田这个路子定然是行不通的。
宋惊蛰一边干活一边想,村里最适合改水田的地方是靠近大堰塘的那些田地。
可惜,正因为这些田地靠大堰塘近,取水方便,收成也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