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过许树洲,偶尔无聊,我会想象他当下的人生,像大雾四起后留下的水汽,我的联想是窗后氤氲的色块。他应该快毕业了,在为期刊焦头烂额,大概率也已经交到新女友。
他在消失。
消失的速度甚至快过我的情绪,某个春夜,我惊觉我完全想不起许树洲的长相,翻找相册也是徒劳,关于他的部分早在半年多前尽数清空。那瞬间,冰凉的失重涌上来,那感觉不是空洞,而是——我在无知无觉间,竟已接受一个人在我精神里失踪和死亡。
我和高歌分享了我的发现,赋予其新名称:与其说是失踪和死亡,倒不如说是渗透。
高歌疑惑的声音从耳机那边传来:“渗透?”
我说:“对啊,渗透。没了形状,但它融化在我身体里了。分手初期我总是在对抗和摒除这些情绪、这个人,好像它们是肿瘤一样。但等我吸收掉它们,它们反而成了我的养分,一个新我呈现出来,似乎能超越旧我。我是说,并不一定是正确的,积极的东西才值得吸收,糟糕同样是可以吸收的……”
它们可以转化为薄荷糖绿的边疆旷野,上海有咖啡味儿的天空,书里冷冻三文鱼片一般的文字。然后消化得无声无息。
而我,愈发盈实,也愈发缤纷。
《机器人之梦》上映的第一周,也是我跟许树洲分手差不多满一年。近两小时的无台词动画,却让人无法分神一息,我独自坐在最后一排观影,期间几次抽出纸巾擦拭双眼。
电影构成了无数个一年间的我。
我曾是机器人,被遗弃在荒无人烟的海岸,全然忽视破碎的心,爱仿若生来使命,重逢的渴望编织成每场梦境,而梦境的结尾都是试图叩动小狗的家门。
我也曾是小狗,妄图跨越障碍,几经挫败后我退回窗后,苦等转机。我软弱无助地移情,寻找新爱好,结交新伙伴,又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