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
毕竟以后六阿哥接管农商部,在农业上不能只有种植,桑蚕方面也得熟悉才行。
桑树要怎么种,蚕要怎么养,蚕丝怎样才是最适合的等等,六阿哥都要从头开始学起来。
杨山当年为了培养适合的桑树,按照古法在自己的田地里种,谁知道一棵都没活过来。
六阿哥听说这事后大为诧异,问道:“杨先生,这桑树为何种不活,是水土不服吗?”
听罢,杨山摇头道:“并非水土不服,而是这古法记在的栽种方法是古老的桑树品种。那种桑树早就没了,所以这种古法种桑的办法也就不合适。”
“我花了几年的时间才找到办法,养出适合的桑树来。”
六阿哥知道,杨山说的几年,其实是十三年。
他花了十三年的时间,只为了找出适合当地桑树的种植方法,造福了不少种桑的乡民,六阿哥对此相当佩服。
另外杨山对畜牧业也颇有心得,家畜和家禽的饲养,以及常见的病症怎么治疗等等。
六阿哥学得如痴如醉,光是笔记就写了很多,还让人装订起来。
郭珍珠见他如此努力,还特意交代小厨房给六阿哥做好吃的,叮嘱身边人让六阿哥注意休息的时间,别是看入神了都忘记睡了。
她没想到六阿哥都这么忙了,还跑过来,说要跟自己学习从商之事。
理由也是现成的,六阿哥说道:“京城好几个铺面如今日进斗金,满京城就找不到比额娘更会做买卖的人了。儿子以后要掌管农商部的话,农学要会,商业之事也得知晓才行。”
虽说有小太子兼任,但是他也没怎么从商过,肯定比不上郭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