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京十五日
首页

两京十五日 第68节

这个速度,已和寻常马递的速度持平。北京到南京的距离是两千两百三十五里,一封文书从北京发出,无论走脚递还是寻常马递,理论速度八天就能送到南京。

但马递也可以采取接力轮换的方式,昼夜不停,速度会更快——所谓“八百里加急”。当然,这个“八百里加急”只是理论值,考虑到夜间视野受限、沿途地形阻碍等要素,实际上日行五百里,也就是两百多公里。不计成本的话,两京之间单程只要六天时间。(因为还要考虑黄、淮、长三条大河的涉渡。)这种加急传递成本极高,参与传递的马匹一定会跑废掉。只有最紧要的军情大事,才能用这种方式传递。而“召还太子”,恰恰就属于大事中最要紧的一桩。

考虑到海寿一个人不可能连续八天昼夜奔驰,也许朝廷采用的是双发,正式玺书由海寿携带前往,同时也会发出一封信函,通过马递先发通知太子。毕竟朝廷最急切的目标不是送达玺书,而是让太子尽快得知消息,及时返回。

换句话讲,在五月十八日之前,朱瞻基完全可能接到来自京城的消息。接下来,他有十五天时间从南京返回北京。这个时间虽然很赶,但不至于完全做不到。朱瞻基的行程暴露弑父阴谋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根据《宣宗实录)的说法,当朱瞻基在南京接到海寿的消息时,南京已经到处在传言洪熙皇帝去世。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海寿出发时,带着的是“上不豫”的消息,并不知道次日洪熙驾崩。那么南京这个传言,到底何时兴起?又是从何而来?

实录记载得相当含糊。一种可能的解释是:朱瞻基接到消息后并未封锁,消息很快传入城中各处,以讹传讹,从“不豫”变成了“驾崩”,谣言歪打正着,反成了预言。

无论如何,朱瞻基这时在南京已经不能待下去了,他必须立刻返回京城。这时太子身边的幕僚劝他说,这是一个敏感时期,必须小心,最好待护卫部队齐备了再返回。还有人建议,不要走驿路官道,最好从偏僻的小路迅速北上。

从这些提议来看,这些幕僚应该预见到了某种危险,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4页

相关小说

戒掉一个你 历史 /
戒掉一个你
刘笔格
戒掉一个你章节目录,提供戒掉一个你的最新更新章节列表。
499434字07-23
病弱宗主在上 历史 /
病弱宗主在上
也不闲
病弱宗主在上章节目录,提供病弱宗主在上的最新更新章节列表。
1042444字07-26
战场合同工 历史 /
战场合同工
勿亦行
七八小说免费提供作者(勿亦行)的经典小说:《战场合同工》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
19846167字06-17
道士太高冷 历史 /
道士太高冷
念六
道士太高冷章节目录,提供道士太高冷的最新更新章节列表。
762160字07-24
[崩铁] 抓捕星期日反被他听见心声 历史 /
[崩铁] 抓捕星期日反被他听见心声
今遇酒
[崩铁] 抓捕星期日反被他听见心声章节目录,提供[崩铁] 抓捕星期日反被他听见心声的...
1174597字07-24
镜头里全是你 历史 /
镜头里全是你
雀沉
镜头里全是你章节目录,提供镜头里全是你的最新更新章节列表。
274896字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