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对汉王来说,唯一即位的可能,是殿下先陛下一步离世,而陛下又无法指定继承人,法理上他才能争上一争。”
“所以叔叔在等我死……”
“是的。他搞出那个显见北辰大醮,其实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锁住有资格代发诏书的重臣,不让他们把你中途召回。等到五月十八日你一到南京,和宝船一起化为飞灰,斋醮便可以停了。届时你们父子双亡,汉王便可以用国无长君作为理由,名正言顺地要求兄位弟继了。”
这个可能性一说出来,朱瞻基和于谦同时点了一下头。他们虽不清楚京城变故,但对两京之谋的最核心缘由,已有类似的推测。只是其中有些事,实在无法宣诸口笔。
要知道,按照统绪,洪熙皇帝与朱瞻基若故去,该由越王或襄宪王之一登基,张太后垂帘听政。但永乐皇帝上位,就是以藩王攻天子,以叔父伐亲侄。如今汉王若做同样要求,只怕靖难复现。
朱瞻基不免愤愤道:“连舅舅你都看得这般清楚,那些公孤重臣难道就任由汉王施为?”
“不然,不然。”张泉摇头,“那些人之所以同意参与大醮,也是考虑到能守在陛下身边,不让汉王有矫诏的机会。只是他们并不知道,汉王居然会同时在南京对太子下手。这事若不是我提前离开京城,也是想不透的。”
“对了,舅舅你是怎么提前离开的?”
“这还多亏了我姐姐啊……”张泉说到这里,双目一肃,一时间悲戚、钦佩与感动等种种微妙情绪,浮现在白皙的面孔之上。
“在钦安殿内,唯一觉察到汉王可能会对你下手的,就只有你的母亲张皇后。可她也要参与大醮,无法离开,只能趁着京城封禁之前,传出两通消息。一通是给我的私信,她知道我常住通州,不受封禁之限,是唯一能传出消息的人。刚才我说的宫中之变,小部分是事后揣测,大部分是她说与我知的。只是当时我还不知道,她居然用皇后凤印与皇帝亲亲之宝,发出一通急递密诏给你。估计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