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动了动,却没出声,生怕答错了又挨骂。
“臣不知筹谋今日之乱的人是谁,但此獠为了夺权,竟不惮动用如此卑劣、残忍的手段,实在是丧德败道,有干天和!这等心存奸恶之徒若做了皇帝,必是大明黎民的灾祸。”于谦说到这里,凑近朱瞻基,双眼凝视:
“实话跟您说吧。臣前后奔走,不是为了陛下,亦不是为了殿下,而是为了让那贼子不得上位,不得祸害天下苍生!”
朱瞻基顿觉失落:“原来你竟不是为了效忠我?”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几句话说出来,让朱瞻基大为震惊。
这句话乃是出自孟子《尽心篇》。国初之时,洪武皇帝不喜《孟子》里各种犯君的言论,遂令儒臣刘三吾前后删掉了包括“民社君”在内的八十五条,重出《孟子节文》。从此天下官学私塾,只准教授节文。
于谦喊出这么一句来,可以说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不过他丝毫没有怯意,反而更进一步:
“殿下是要做天子的人,难道不知这才是为君之道?”
朱瞻基的嘴唇不自然地抖动起来,“为君之道”四字像木楔一样,直直钉入他的内心,远比于谦之前的詈骂更加刺痛。从他做上皇太子开始,类似的声音便在阴暗角落里窃窃回荡着,说他秉性不淳,说他性情躁动,说他贪玩轻佻,总之是不适合做储君。朱瞻基无从反驳,又没法较真,否则又会飞来一句“偏狭无量”,他只能努力不去想这些事,将其深埋于意识深处。
没想到这些积年的沉渣,被于谦一通雷吼炸了出来,在朱瞻基的枯槁内心纷纷扬扬地飘起来。其中有不甘有困惑,也有屈辱与愤怒,它们交织成一片极其复杂的情绪,为这具身躯注入一股奇异的活力。
这时于谦一抖衣袍,跪在地上,“若殿下明白为君之道,臣愿赴汤蹈火,万死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