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扇、金瓜构成盛大的卤簿仪仗,以及护卫、乐班、舞班、车马脚夫等等,密密匝匝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偌大的东水关码头,居然寻不出一处落脚空隙。
整个南京官场的大半菁英,如今都鏖集于此。这些平日出行都要呵道净街的大员们,此时肩并肩簇拥在一起,任凭身上的朝服如何厚热也不挪动分毫。在恢弘的雅乐声中,所有人都垂手肃立,屏息凝气,热切地望着远方那逐渐接近的帆影。
巨帆之下,宝船正在飞速接近码头。
太子透过彩楼的大轩窗,可以看到河道两侧修有平整的围坡土堤,堤顶耸立着一排排的杨柳。这种野柳林没有行道柳那么整齐划一,可胜在浓密茂盛,几无间隙,沿着河岸两侧一直绵延到远处的城墙根,宛如两条绣在秦淮河边的盎然绿绦。
这只是靠近江口的外秦淮,无非是些不成章法的野趣。据说城里的内秦淮两岸更是风光昳丽,十里歌楼舞榭,一宵桨声灯影。跟苦寒单调的京城相比,这里简直就是仙境。
可惜此时的朱瞻基,已全无欣赏的心情。
他刚刚得知,昨晚南京又地震了。
留都向无地震,可自从父皇登基以来——尤其是有了迁都之议后——这里竟然一口气震了三十次。东宫师傅们在经筵上总说天人感应,祥瑞、灾异皆与人事相干。照此说来,这反常至极的连绵地震,简直是搧在父皇脸上的三十记耳光。
尤其是昨晚那一场震动,偏偏赶在太子抵达南京的前夜爆发,这算什么?难道老天爷认为我们父子德不配位?
本来朱瞻基已经说服了自己,这些只是巧合,不必细想。可随着大船越来越深入秦淮河,柳堤附近开始出现星星点点的民居,其中三分之一都倒塌委地,瓦砾满地,如同一幅上好丹青被泼洒上几滴墨点。这些墨点落在朱瞻基眼中,像一根根柴薪添入心火。
他生性跳脱,总被人明里暗里批评不似人君。这种无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