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办主任胡立明适时地放下筷子,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笑容,声音不高却清晰地补充道:
“韩局长说得太对了!张书记在常委会上可没少强调,要举全县之力支持陈铭同志,把‘东黄水模式’做成咱正阳县,甚至咱省里一张响当当的金名片。”
“陈铭同志这次进京,就是这张名片递向全国的最好机会,是咱们整个正阳的荣耀!”
他说话时,目光始终恭敬地投向张为民,这番话既捧了陈铭,更把功劳的源头稳稳系在了张书记的舵轮上。
省里来的几位专家,下午在东黄水卫生院目睹了那繁忙而有序的“战场”,此刻也收起了考察时那份职业性的审视和距离感。
一位头发花白、颇有威望的老专家,端着酒杯走到陈铭身边,由衷地说:
“陈院长,一下午看下来,我的感觉只有服气,是真服气!”
“你这套把传统中医的‘简便验廉’跟现代信息技术捏合的法子,太接地气了!”
“不搞花架子,专解老百姓的燃眉之急,特别是线上培训村医和送药上门这两招,真真是把基层医疗最头疼的‘最后一公里’给趟平了。”
“了不起,真是基层中医的出路!”
他拍了拍陈铭的肩膀,满是皱纹的手传递着沉甸甸的认可。
另一位戴着金丝边眼镜、气质儒雅的处长也接话,语气里带着数据特有的冷静力量:
“老专家说得对!陈院长,数据最硬气。门诊量、中药使用率噌噌往上涨,次均费用、转诊率哗哗往下掉,群众满意度稳在高位,这些实打实的数字,比喊一百句口号都管用。”
“这就是‘东黄水模式’的生命力,陈院长,到了京都,就得把这些干货,把这些沉甸甸的成果,亮出来,给咱们全国的基层中医人,长长志气!”
面对这如同潮水般汹涌而来的赞誉,陈铭脸上的表情依旧沉静。
那沉静并非刻意伪装,而像深潭水,任凭风浪起,难见其底。
他站起身,双手稳稳端起面前那杯酒,动作不疾不徐。
他的声音不高,甚至带着点山野间带来的温和气息,却奇异地穿透了席间的喧嚣,稳稳地压住了场子:
“感谢张书记、史局长,感谢各位领导专家的信任和厚爱。”
他的目光澄澈,缓缓扫过主桌每一张热切的脸,也掠过旁边几桌关注的目光,最终落回自己手中的酒杯。
“‘东黄水模式’能摸着石头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