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太一之统
当星砂舰队的有无共振波在太无之境的有无太极图中渐息,林溪掌心的元一符突然泛起鸿蒙未判的 “太一光”。这种光既非太无光的有无之辨,也非归墟光的循环之韵,却包含着 “一” 与 “多” 的终极本源,像宇宙诞生时的第一声脉动,能统摄所有形态的分化与归一。舰桥观测仪显示,所有法则域的太无粒子都在这种光的作用下呈现出 “一多性震颤”—— 太无之境的有无转化、归墟之境的循环螺旋、鸿蒙之境的存在性辩证,都在 “太一” 中融合又从中分化,仿佛宇宙这座大厦的每块砖石都在证明 “多源于一,一含多态”。
一、太一之境的一多迷局
“这种一多性震颤源自‘太一之境’。” 小悠的古神残识在太一光中达到本源共振,她面前的全息模型突然从多元形态坍缩为单一质点,又从质点分化出无限形态,每个粒子都在 “一” 与 “多” 之间做终极转化,“根据残识的太一记载,太一之境是‘一’与‘多’的‘本源熔炉’,就像... 种子与森林的关系,种子是一,森林是多,种子包含森林的所有可能,森林是种子的外在显现。正常情况下,太一粒子应保持‘一多均势’,‘一’不断分化为‘多’,‘多’又不断回归‘一’,就像... 水化为汽、凝为冰,形态虽多,本质不变。但现在均势被打破,太一粒子的‘归一熵’突破临界值,大量‘多’被‘强制归一’,这种固化正在引发‘宇宙形态窒息’。”
陈小雨的全有无监测系统已进化为 “太一分析仪”,无数太一光数据流在控制台组成动态模型:“模型显示,一多失衡的本质是‘形态维度的不可逆固化’。” 她指向模型中被单一形态吞噬的多元粒子,“就像... 彩色玻璃被熔铸成单色块,当归一的浓度超过临界值,所有形态都会失去差异,最终沦为绝对的单一。太一之境的‘归一风暴’正通过‘一多裂隙’席卷各法则域,太无之境的有无转化出现‘形态固化’,归墟之境的循环螺旋陷入‘单一循环’,这些固化无法被任何已知平衡法则逆转,因为它们冻结的是‘形态分化的可能性’。”
林溪的元一符太一光流转,投射出太一之境的终极影像:那是一片 “无边界一多海”,无数太一粒子在海中做一多转化运动,粒子从一到多再到一的过程会留下 “一多印记”,这些印记是构成太无粒子、归墟粒子、鸿蒙粒子的形态基础。影像中可见 “太一居民”—— 他们由纯太一粒子构成,能自由呈现单一与多元形态,却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