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有人政绩突出,却因为没钱行贿导致考核靠后,无缘升职。”
“还有人算数都算不明白,却在户部担任了要职。”
“这里没有日月照临,全是满天的乌云和磅礴的大雨!”
邱瑜每说一句话,谢三宾的脸色就难看几分。
说到最后,已经变得铁青。
谢三宾怒视着问:“邱瑜,你在胡言乱语什么?京察的结果是你们吏部给的,现在你又说结果是假的,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邱瑜挺直身体:“京察的结果确实是吏部给的,但并未经过我手。那段时间我身体有恙,是你勾结吏部官员造的假。”
谢三宾急了:“你...你胡说。”
邱瑜继续指着那封奏疏:“胡说与否,一查便知。按照京察结果上的人名挨家挨户搜寻,家产就没有低于五万两银子的。”
谢三宾冷嘲热讽道:“搜吧!大明朝有文官二万,吏员五万,挨家挨户的搜去吧。”
见谢三宾上了当,邱瑜忍住笑意,认真说道:“不用搜,让官员自行填写家产清单,一份上交朝廷备案,一份张贴在衙门外公示。”
“凡与实际不符者,不用审理直接定罪。”
“此举是治理贪腐最直接且最有效的办法!”
谢三宾何等的聪明。
当这句话从邱瑜嘴里说出来的时候,他就已经意识到是崇祯的主意。
财产公示!
崇祯十多年前就试探过,可惜阻当时力太大未能施行。
十年过去了,大明皇帝崇祯带着他的想法卷土重来。
现在既无内忧,也无外患。
正是整顿吏治的好时候。
谢三宾作为崇祯忠实的拥簇,理应同意财产公式。
可他麾下还有一帮党羽。
他们大部分都是贪腐之徒。
让他们公示财产等于自投罗网。
这显然不行。
而谢三宾自己也会遇到同样的情况。
公示家产,他说不清楚巨额财富的来源。
下场会很惨。
不公示家产等于和崇祯作对。
下场同样很惨。
崇祯的目光在大殿内扫视一周后没有说话,看向司礼监掌印高时明。
高时明立刻站出来问到:“邱尚书,公示家产确实能最大程度的解决贪腐问题,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不同意公示的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