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趁着天还亮着回去,因为在这古代晚上可是没有路灯的,晚上老黑老黑了。
走在外面很是渗人的,会让人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之前林夏有几次,晚上跟着爹他们从镇上回来。虽然有火把照着,但是总感觉自己身上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几辆车上装的满满当当的,小娃子们在车里坐着也都得紧紧的挨在一起,不然就坐不下了。
林大山一甩鞭子,往杨树屯子去。
今天跟着来的汉子,一点儿没震惊于林夏拿着三两六钱银子来镇上跟孩子们吃吃喝喝的。
不知不觉间他们的心态也变了,要是之前在老家的时候,要是听说谁家闺女能拿着三两六钱银子随便花,那就已经很令人震撼了。
平头老百姓谁家说的这样啊,三两六钱银子,省着点儿,那可是够一家人的一年的嚼用啊。
但是从出来逃荒开始,他们也慢慢的改变了想法。别说人家林夏花三两六钱银子,你架不住人家会挣啊。
这三两六钱银子,包括以后再做的那香皂,都是人家林夏想出来的点子制出来的。
他们这些人也就是跟着沾光赚钱,有这样的闺女,他们要是林大山,晚上睡觉那都得笑醒了。
会赚钱不说,还识字儿,跟着林村长上镇上好几趟,需要她看个东西,签个契约啥的小姑娘抬笔就来,那字儿写的也好看。
不得不说孩子多读书识字儿,这就是个好事儿。
林夏就是看过很多书,知道不少点子,才能做出来那么多东西。
随着这一趟趟的跟着来镇上,林家村的汉子们也是开了眼界了。
最近上镇上的次数,比他们在老家几十年,上镇上的次数还多。
出来看看也就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啥样了,人生啊,不止是家里的那一亩三分地。
不少汉子都私下聊过,他们的孩子都得学着识字儿,以后怎么也不能做个睁眼瞎。
要是能有念书念的好的,他们无论怎么辛苦也要将孩子供出来的。
今天林夏最贵的一笔支出是买了纸、笔、墨。
林夏也不是要教着娃子们考公名,她也没有那个能力。
但是简单的教娃子们识个字,算个数啊,她还是能教了的。
今天买的这些纸自然也不是特别好的纸,毕竟小娃子们开始练字嘛,先用一般的纸写就行。
后面能写的越来越好了,就再买好一点的纸。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