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身处日占区的话,华夏的资源能搬就搬,不能搬就是狠下心来毁掉也不能资敌。
凤阳这个笔名,在文坛和民间的名声都很不错。这两篇文章写得数据详实,骂人的声音又是那么掷地有声。文字里就能看得出来文章的主人根本不怕得罪韩耿夫、也不怕日本人。那一句句的讽刺能让人觉得脸上火辣辣的,文雅的骂人词句更是让人难受得紧。
韩耿夫看到那第一篇文章后暴跳如雷,立刻就想要去崩了这个凤阳。可惜这个时候凤阳已经带着他的家人登上了前往英格兰的船了。
不过韩耿夫在看到第二篇文章的时候,很快就冷静下来了。那股子难灭的火气也被这篇文章给压下来了。
凤阳的第二篇文章里的分析逻辑清晰,数据详实,内容丰富,无论是政治生态、经济发展还是士兵心理,官员博弈全都算进去了。一篇文章写得偏僻入里,直接把日本人的强处和短处都揭开给国人看。
韩耿夫想,这人并不是单纯的热血文人,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虽然迂腐固执地批判着他的国策,但是对国际形势还算有着独到的见解。
于是他找来了四处的人,对他们道:“去查一查,这个凤阳的真实身份。”
韩耿夫不关心那些穷酸文人的事情。他知道的文人大抵都是□□和革命文人——他是要把这些人抓起来的。金鹴华用凤阳的笔名写出自己的见闻和社会的黑暗,也认识许多文人。但是事实上,他参加文会性质的社交并不多。同时也不是哪个团社,哪个派别的人。
他就像是一个独行客,又像是漂浮于圈外的眼睛。独自写着自己的文章,安静地做着自己的事情罢了。
因此韩耿夫对他的关注度不高,这时有了兴趣,自然要查一查这人到底是谁。
说白了也是韩耿夫的掌控欲太强。他不喜欢事情脱离自己的控制。现在呼吁救国的文章很多,韩耿夫一开始还会以扰乱社会的罪名去把进步人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