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的几率并不算太大。
两害相权取其轻,想想漕运停摆带来的危害,海运的风险也就不算什么了。
正因如此,绍治帝和内阁阁臣们才这样高兴。
他们心里为津海官员记了大大的一功,又给津海这边送来了丰厚的赏赐,犒赏他们这些功臣。
在海港落实后,贾璋的心情同样美妙。
不是为了京中的赏赐,而是为了政柄的落实。
对实学派官员来说,这世上,就没有比政柄落实更能让人感到高兴的事了。
当初绍治帝御门问策时,贾璋献上了一篇与河漕、海漕相关的奏疏。
直到朝廷收了债、攻陷茜香,直到国库里面有了钱,绍治帝才考虑把这件事情落实,并把这件事情交到贾璋手里。
而贾璋在接手海运一事后,就做得无比用心。
因为在他看来,以海运补充漕运,是解决河槽运输弊病的根本方法……
修建海港、开辟海航航道后,江南的运粮船就能直抵东南沿海各省,再转运至京师或内陆各省。
不但没有运河淤塞之虞,更不用担心运河运力不足的问题。
如此一来,军粮运输的耗费与民间贩粮的成本就降下来了,朝廷的开支也节省下来了,老百姓的购粮成本更是变少了。
这样上利国家、下利百姓的良计妙法,如今业已落实,贾璋怎会不欢喜呢?
除此之外,海运航道还能协助朝水师防御贼寇、震慑藩国,这也是贾璋主动提议兴发海漕的重要原因。
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