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星河接过平板,按照提示将眼睛对准墙面上的识别仪。一道极细的光束扫过瞳孔,视野里瞬间浮现出自己眼底的血管分布图,像极了他研究的暗物质分布图。“需要眨眼吗?”
“自然眨眼就行。”冷轩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正操作着另一台设备,“系统会捕捉三个不同状态下的虹膜特征,提高识别准确率。”
录入过程比想象中快,三十秒后,屏幕上跳出“虹膜信息录入成功”的提示。沈星河刚要放下平板,就被冷轩叫住:“声纹录入在这边。”
工作台旁的支架上装着一个麦克风,旁边的屏幕显示着声波图谱的实时监测界面。“读一段您熟悉的文字就行,最好是论文里的段落。”冷轩调出一段空白录音轨道,“系统会提取您的声纹特征,作为第二重验证的密钥。”
沈星河想了想,清了清嗓子,读起了“星河三号”探测器的最新观测报告:“根据暗物质粒子的轨迹分析,其在引力透镜效应下的偏转角度,与广义相对论的预测值误差小于0.02%,这为我们验证暗物质的质量分布模型提供了关键数据……”
他的声音很稳,带着学术报告特有的严谨,却又比平时温和些,尾音微微上扬,像春风拂过湖面时的涟漪。冷轩看着屏幕上跳动的声波图谱,那些起伏的曲线规整而流畅,像精心设计的密码,与沈星河的人一样,冷静中藏着温柔。
“好了。”冷轩按下停止键,“系统会自动生成声纹密钥,和虹膜信息绑定。以后您进入核心实验区,需要先通过虹膜识别,再朗读这段文字,双重验证通过才能解锁。”他顿了顿,补充道,“江总的指纹锁在里面的服务器机房,等他来了录入。”
沈星河的指尖划过麦克风的金属网罩,忽然觉得眼眶有点发热。这些冰冷的科技设备,因为融入了自己的生物特征,仿佛也变成了有温度的存在,像一层无形的铠甲,温柔地把他护在里面。
“沈博士,您的医疗包。”宋砚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穿着黑色风衣,古铜色的皮肤上沾着点灰尘,显然是刚从外面回来。他手里捧着一个银白色的金属箱,看起来比普通急救包大了一圈,边角有防摔的橡胶垫。
沈星河接过医疗箱,重量比想象中沉。打开的瞬间,他的呼吸顿了半秒——里面的布局像个微型医院,上层是常规的止血带、碘伏棉片、缝合针线,下层却放着更特殊的东西:一管10%浓度的葡萄糖注射液,标签上贴着便利贴,用宋砚特有的硬朗字迹写着“低血糖时立即静脉注射”;一支白色药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