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刚从新阳开着班车到了余寨停车场,等旅客都下完车,他和请的一位司机把班车用水擦洗的干干净净之后,就来到聚福源食堂里看看父亲安排好了没有。
九十年代之前,当地的青年男女对象时,只要双方都没有意见,男方给女孩买点礼物就各自回家吃饭。然后,男方商议好相家的日子后,就让媒人通知女方男方去相家的日子。只要相家男女都没有意见,这门亲事就算是定下来了。
到九十年代的下半年,在当地就流行了吃相亲饭的风俗了,也就是对象那一天,双方都没有意见了,男方就要管女方一顿饭吃,在这顿酒席上双方就亲事的下一步事情做一个商谈。
当时,对象的男女双方大部分都会选择在逢集赶集的那天上午,在街上约个地点,让男孩和女孩见上一面。
今天小刚和梁慧对象就是按照这个程序来走的。
当小刚走进食堂时,正好碰到他父亲闫凤启,他父亲告诉他酒席已经备好了,定的酒席是260块钱一桌的高档酒席。
小刚对父亲的安排还是比较满意的。
因为小刚到我小吃店里去跟梁慧对象,闫凤启是公公,儿媳妇对象他去了不太合适,司机又是个外人。
所以,闫凤启就自觉的跟司机留在食堂里等着未来的亲家和儿媳妇过来吃饭。
小刚已经会开班车了,只是驾驶证暂时还没有发下来,加上请的司机只帮他开年里冬月和腊月两个月的时间,所以,他在开车时就请司机帮他卖车票。
好在司机还算是忠厚,并没有落他的车票钱。
此时,街上还有一些赶集的人们,他们看着一辆新公共汽车在我小吃店的门口慢慢的转弯调头然后停下,都感到比较新奇。
毕竟那个年代农村摩托车才崭露头角,像这么豪华的公共汽车在余寨街上还是寥寥无几的,所以,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是有钱人才能买得起的东西。
小刚把班车开到小吃店门口停稳后,他对着反光镜简单的整理了一下自己三七分的发型和衣服,又用卫生纸擦擦脚上的那双黑色的皮鞋,使其乌黑锃亮,他拔掉车钥匙挂在了裤款上。然后,他走下了驾驶室,潇洒的用手轻轻的一推车门,只听车门“砰”的一声严丝合缝的关上了。
他笑着对我说:“大姑父,让你们久等了。”
凤娇看着小刚穿的一身藏蓝色的西服,内穿银灰色的鸡心针织羊毛衫和洁白的衬衣,那条蓝白相间的条纹领带,使他显得意气风发和风流倜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