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席结束后,在大家说说笑笑中,凤娇拿出了9条香烟送给闫凤良,请给他的建筑工人一人一条,另外,我们又给其他帮忙的邻居每人两盒烟。
闫凤良高兴的说:“凤娇,我们虽然不要工钱,但吃的喝的和这些烟,比你们出工钱花的还要多呀。”
凤娇笑着说:“哥,账不是这样算的,出工钱咱们没啥情义,你们不要工钱愿意给我们帮忙白干,我花再多的钱也是高兴的。大家都愿意给我帮忙,说明我们的人缘也算可以,嘻嘻,大家说是不是啊。”
众人带着醉意说:是的,国勇和凤娇的人缘就是可以……
散席的时候,陈少强把我拉到了一边,对我说:“国勇,你做猪娃生意,咋不把猪行承包下来呢。”
我一听有些纳闷,就问他:“猪行怎么承包呢。”
陈少强说:“就像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自负盈亏,工商所把猪行承包给你,你收那些买家和猪贩子的行费,一年向工商所交一些承包费,除了承包费,收的行费都是你的了,这个肯定赚钱。我们鱼行就承包给私人收费了。”
关于承包猪行的事情,我连想都没有想过,也不知道是怎么承包的,赚钱不赚钱,心里也没底。
虽然这个信息很有价值,但我不知道深浅。再说,猪牛行现在还没有对外承包,一直是工商所的人在那里收行费 ,我准备明天到猪娃行里做生意的时候,找方会计探探口风。
想到这里我就问他:“少强,你是做水产生意的有经验,可以把鱼行给承包下来呀。”
陈少强说:“你以为鱼行是个人就能承包下来的呀,咱街上的老吕家跟老梁家因为争咱街上鱼行的承包权,打了两三架了,昨天他们打架的那个凶狠场面,让你看到了夜里真的做恶梦。”
接着,陈少强就给我讲起了吕、梁两家争鱼行的打斗过程。
陈少兵说的老梁家就是梁朝家,也算是我的老街邻了,梁家人我也认识,但不熟悉。
我跟凤娇结婚之前,小时候经常听爷爷跟我讲,其实我们原来就住在我们余寨公社街上的。
我爷爷的父亲,也就是我的老太儿,他们在四几年之前是住在我们余寨街上,是个做生意的买卖人。
那时候余寨街道狭小破旧,老太儿就住在街上是个做挂面,炸油条的手艺人,平时就以做挂面为主业,到腊月和正月十五就开始炸油条炸馓子,这两样生意做的也算是可以。
老太儿非常尊敬手艺人,他经常教育爷爷,说:“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