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念叨,说他新阳北有个不错的朋友,值得信赖和交往。今天你们来了,就是我们家里的贵客,得好好的招待你们,再说,康福他们在新阳北边做生意,也需要你们的帮衬啊。”
见她们这么热情,我跟妻子相视一笑说:“嫂子,我们跟李大哥和孙大哥交朋友。算是交对了。”
不大一会儿,孙有良掂了两瓶好酒和一兜板栗来了,他说他们新阳南这里盛产板栗,让我们带点回去家尝尝。
孙有良和李康福是住在同一个街上的发小,他俩的关系相处的不错,两个人是在一起做生意的好哥们。
孙有良的父亲是他们街上的牛行夫,他们这里跟我们街上一样,猪牛羊等牲畜都在一个大院里交易。
因此,孙有良不仅了解行情,而且还知道当地谁家想买猪娃的。
也就是说,当地的农户知道他儿子是做贩卖猪娃生意的,谁家需要猪娃了,都会来找他预定。
因此,我们的猪娃在第二天上午很快的就卖完了。
他们这里买猪娃不过秤,都是论头卖的,30大点斤的猪娃是55~60块钱左右一个,他们这里的农户也都喜欢买这么大的猪娃。
因为我的猪娃苗好,是60块钱一个卖的,12个猪娃卖了700多块钱。
如果是买人家的猪娃儿来卖的话,我跟凤娇这一趟就赚了300多块钱。
我们高兴的想蹦想跳,也就是说我们的猪娃基本上是对半赚的。
看着赚来的钞票我俩的劳累早已跑的无影无踪了。
第二天,吃了早饭我跟凤娇临回家的时候,我给李康福拿了100块钱,当做感谢和招待费,他说什么也不要,他还说,我如果给他钱就等于是在打他的脸。
……
初次做”生意“,我们就旗开得胜,尝到了赚钱甜头,虽然骑车子累的腿疼,但这些疲劳,对于年轻的我们来说,睡一夜就歇过来,再说这些“暴利”,是治疗疲劳最好的良药。
回到了家里,我跟凤娇就骑着自行车在集镇和乡下走村串户收购猪娃儿,正式做起了买卖猪娃的生意。
做了一个多月的猪娃儿生意,我跟凤娇就上手了,李康福和孙有良就让我们买猪娃往他们那边送,他们就负责在新阳南边的几个乡镇里销售。
见做贩卖猪娃的生意比较赚钱,凤娇就对我说,过两天一起到我老家去一趟,跟我二弟国耀商议商议,带着他一起做贩卖猪娃的生意,也不让他在工地上干建筑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