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时候,老刘给他们送来了盒饭。是公司食堂做的,很简单的两个菜,一个炒土豆丝,一个咸菜,还有两个馒头。馒头有点发硬,像是放了好几天的,但此刻,在饥肠辘辘的他们看来,却是难得的美味。
他们坐在仓库门口的台阶上,就着浑浊的自来水,匆匆忙忙地吃着。没有人说话,只有咀嚼的声音和远处传来的机器轰鸣声——那是清理淤泥的铲车在工作。
“阳哥,这得清到什么时候啊?”小周啃着馒头,看着堆得像小山一样的受损货物,忍不住叹了口气。
“不知道。”林阳咬了一口馒头,干得咽不下去,只好喝了一大口水,“但总得清完。不清完,咱们怎么知道损失了多少?怎么跟公司、跟保险公司交代?”
大军也说:“是啊,早清完早利索。早点统计出来,早点开始处理,公司也能早点恢复生产。”
小周点点头,没再说什么,加快了吃饭的速度。
下午的工作更加艰难。他们转移到了新库,这里的积水虽然退了不少,但淤泥更深,有的地方能没过小腿。而且,新库的货架倒塌得更严重,很多货物被压在下面,需要他们一点点搬开才能清点。
林阳的右手开始隐隐作痛。长时间的蹲跪和用力,让还没完全愈合的伤口受到了牵扯,一阵阵的刺痛顺着手臂往上蔓延。他皱了皱眉,把右手藏到身后,用左手继续翻找货物。
“阳哥,你没事吧?”小周注意到了他的异样。
“没事。”林阳笑了笑,“老毛病,过会儿就好了。”
他不想让他们担心,更不想因为自己影响工作进度。他知道,现在每多清一点,公司就多一分希望。
他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辨认那些被完全泡烂的货物。有些纸箱已经变成了一滩纸浆,里面的颗粒也结成了硬块,根本看不出原来的样子。标签更是早就没了踪影,只能凭经验猜测。
“这可能是发往越南的。”林阳看着一堆结块的颗粒,眉头紧锁,“越南那边喜欢用这种白色包装,但不确定。”
“那怎么办?”大军问。
林阳想了想,说:“先记下来,标记‘待定’,等后面找到更多线索再确认。”
这样的“待定”货物越来越多,小周的笔记本上画了很多问号。林阳知道,这些问号意味着不准确,意味着可能会有遗漏,但他没有更好的办法。在这样的灾难面前,很多东西注定无法挽回,也无法准确统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