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准带齿”;为什么教他拍照时,要求“每个角度都得拍清楚,哪怕多等半小时光线”;为什么上周他独立处理完第一批发往汉堡的货,陈凯看着签收传真时,眼里的笑比自己还亮——那是看着亲手带出来的人能独当一面的欣慰。
“那你……现在还走吗?”林阳轻声问,心里忽然有点空落落的,像货架上少了一排货箱。
“走,下周一就去报到。”陈凯从货架上拿起一本台账,翻到最后一页,那里是林阳昨天刚写的入库记录,字迹工整,连涂改液都没用过,“本来上周就要说的,但看你在跟德国客户打电话确认包装细节,说得那么流利,就想再等等。”他把台账放回原位,“现在看,你确实能顶上了。”
林阳想起上周那个电话,客户的英语带着浓重的口音,他握着听筒,手心全是汗,是陈凯在旁边悄悄递了张纸条,上面写着几个关键术语的中文解释,才让他顺利说完。原来那时候,陈凯就已经在为他独立工作铺路了。
“李主管知道吗?”
“上周跟她说了,”陈凯点头,“她让我放心走,说‘小林现在比你刚来那会儿稳当’。”他笑了笑,“其实是她不知道,你比我当年强多了——我到第三个月,还在把‘唛头’写成‘码头’,被客户笑话了好久。”
林阳也笑了,眼眶却有点发热。他想起这三个月来,陈凯教他的不只是怎么用扳手、怎么填单据,还有怎么跟车间师傅沟通生产进度,怎么跟物流协商延迟一天送货,怎么在客户发脾气时先道歉再解决问题——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是陈凯用两年的经验一点点攒下来的。
“老刘呢?”
“还没说,打算明天跟他提。”陈凯望着仓库门口,老刘的摩托车应该快从车间回来了,“他肯定会骂我‘叛徒’,但转头就得跟你说‘陈凯那小子的机械扳手用法没教全,我再给你补补’。”
果然,没过多久,仓库门口就传来摩托车的引擎声。老刘戴着安全帽进来,手里拎着个塑料袋,里面是刚从食堂买的冰镇汽水。“俩小子躲这儿偷懒?”他把汽水往月台上一放,“今天这批货到港了,客户签收单传真过来了,小林,你去办公室取一下,顺便练练怎么归档。”
林阳拿起汽水,瓶身的凉意透过掌心传过来,心里忽然踏实了。他知道,陈凯的离开不是结束,是把接力棒递到了他手里。就像当年老刘把经验传给陈凯,现在陈凯把本事教给他,仓库里的故事,从来都是这么一棒一棒传下去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