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岗位是啥都没看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先生?"
"啊...有,有空。"林阳赶紧应着,手心的汗把手机壳都浸湿了,那只卡通龙的鳞片被汗洇得更模糊了,"明天上午几点?"
"十点整,在开发区第三大街的泰达中心。"女声报了地址,又叮嘱,"请带好身份证和学历证书复印件,我们会有笔试和面试。"
挂了电话,林阳还握着手机没松手,屏幕已经暗下去,映出他有点发懵的脸。
"是...是公司?"母亲凑过来,眼睛亮得像星星。
"嗯。"林阳点头,"泰达旗下的,中英合作的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母亲的眉头皱了皱,"那不是卖保险的吗?你去那干啥?"在她的印象里,卖保险的都是"耍嘴皮子骗钱的",跟儿子学的汉语言文学八竿子打不着。
林阳也说不清:"说是客户服务专员,具体干啥...我也不知道。"他想起招聘会上那个展位,蓝色的背景板上写着"世界500强合作企业",当时觉得挺唬人,没多想就投了。
"那...还去吗?"母亲有点犹豫,"万一不靠谱呢?"
林阳走到窗边,晚风吹进来,带着热电厂的煤烟味。他想起这几天没响的铃声,想起那些"已读未回"的消息,想起自己对着天花板发呆的样子。正经的文案岗、编辑岗不要他,或许...这就是眼下唯一的机会了。
"去。"他转过身,目光落在书桌上的简历上,"试试总比坐着强。"
母亲还想说什么,父亲推门进来了,手里拿着张纸条:"刚问了你三婶,泰达在开发区是大厂,中英合作的,听着挺正规。"他把纸条递给林阳,上面是三婶写的地址,"她认识那的一个科长,说要是...不过你要是不想..."
"爸,不用。"林阳接过纸条,指尖触到三婶娟秀的字迹,"我自己去就行。"
那天晚上,林阳没开电脑。他把身份证、毕业证找出来,用透明文件夹仔细夹好,又对着镜子练习了几遍自我介绍。母亲在厨房给他煮了碗鸡蛋面,说"吃了吉利",父亲坐在客厅看电视,却总把频道调到开发区新闻,假装不经意地说"泰达那片都是高楼"。
躺下时,他望着天花板的裂纹,突然想起很多年后自己才明白的事——那些没打来的电话,不是因为他不够好,而是那个年代的现实:正经大学的汉语言文学毕业生,没去当老师,在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