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用说长安沦陷,关中士族转投南帝,此消彼长,又损耗无数兵源。
北朝官吏原以为,南朝大司马褚啸崖之死,是大尉统一南北的大好时机。
谁承想江左气运如此古怪,死了个战神,一批年青将领脱颖纷起,个个青出于蓝,血勇无匹。
尤其那个传说中是阎王引魂使者化身的狐面战将,刀锋过处,片甲不留。这一年间多少不信邪的大将,都丧命于他的刀下。
联想到治朝女帝能收服阴兵的传言,哪怕明知无稽,也令人未上阵胆先寒。
尉迟太后面无表情,鸦雀无声中,国师沉沉扫视臣僚,出列伏拜:“臣愿领十万卒,往函谷关御敌。不管南朝派出几路兵马,谢澜安才是贼首。只要擒贼擒王,南朝乌合之众必生争端,不攻而可破。”
拓跋昉这番话,已带了破釜沉舟的意味。
尉迟太后心底不愿这位国朝柱石涉险,可除他之外,没有更好人选,只得勉励赐甲,交予兵符。
就在拓跋昉出征第三日,尉帝身边的内监慌忙跑来禀告尉迟太后,“太后娘娘不好了!陛下……陛下又呕血了。”
尉迟太后身子晃了晃。
马道人死后,尉帝服用的金丹便断了。没过几日,他先前由药石营造出来的回光返照之相迅速反噬,一日日虚弱颓败下去。
等到谢澜安占住潼关时,尉帝身上的皮肤开始一片片腐烂剥落,即便不停地上药,依旧止不住脓血外流。帝寝中,终日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气味。
尉迟太后知道,她儿寿数将尽了。
尉迟太后没有如往常一样立即去看望皇帝,命侍女唤来皇太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