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价格上堪比甚至超越苹果的产品,别管人家产品力咋样,但为此买单的人却仍旧是不少的,甚至能撑得起菊厂每年差不多一千六七千亿的研发投入。
\n
这就说明,只要营销做的好,那就一定可以把手机用户从消费者的手中抢过来。
\n
此时此刻当下情境中的雷总实在想不到吕尧能有什么办法把用户从苹果手机的生态圈里抢过来,即便吕尧有办法,但雷总还是说道:“手机定价这么高,是很难让大部分用户信服的,没有广泛的用户基础,我们这样的消费级公司就可能生存下去。”
\n
“难道你想极客手机仅仅生产一代,就转瞬消失在市场上吗?”
\n
“哪怕是不赚钱,甚至是亏点钱,但只要能取得不错的用户基础,咱们就能通过融资活下去。”
\n
这也是小米如今的生存策略了。
\n
起初的小米依靠饥饿营销和限量供货,制造稀缺感打开市场的名气,随后就通过1999但正版高配的极致性价比定位,成为无数屌丝青年的神机,也是靠着极大的出货量,薄利多销的小米才有了如今的市值。
\n
但小米成也性价比,败也性价比,这极致性价比的标签贴得太死了,以至于小米从今年开始的高端转型路线屡屡受挫,哪怕一直到2020年,小米手机的高端战略都难以取得太好的效果。
\n
一直到雷总赌上自己从业以来的全部信誉开始造车后,小米汽车的爆火才正式拉开了小米手机的高端调性。
\n
也是从小米su7的热销开始,小米集团的现金流反而越来越多,一年时间狂揽九百多亿,也就是说小米在造车后,哪怕买一辆车要亏三万八,但靠着造车调性的拉升,小米的全线产品,在一年中里,几乎每天都会给小米带来两亿多的流水。
\n
也是从那之后,雷总才真正意识到品牌调性的重要性,也是在八年后,雷总才明白大众为什么要收购那么多的奢华品牌车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