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困局。谁都不愿再战,谁也都不愿在和谈中吃亏。“
武义律道:”如今我们围着金陵城,困住城中的李璟老儿,对方在困局末将尚能理解,为何说我方亦进了困局?“
赵匡胤叹气道:“围城不假,但这龙盘虎踞的金陵城依仗紫金山之险、扼着长江咽喉,想箍死这座城,没个三年五载的功夫怕是不成。你瞧我们围了十数日,连秦淮河上的花船数都没少几条。拿下金陵,便是灭国一战,不倾入一国国力,不能成其功,哪里是兵部那些纸上谈兵的书生说的轻巧。”
武义律撇撇嘴,道:“既然如此,那索性撤了,反正寿州已经夺回,江北十四州也在我们手里,怎样也算得上大胜而归了。与其这一日复一日地在这耗着,别说饷官的脸色难看了,就是兄弟们也抵不住思乡情切。
赵匡胤抬眼看了看上山的路,道:“即便撤,也不能草率地撤兵。一朝不慎,撤军反被唐军追击,便落了败象。如今,和谈是最接近双方共同利益的事。”
武义律大呼道:”那大帅为何对唐使者避而不见?“
赵匡胤冷笑道:”我与那几个不能做主的白口书生瞎费什么功夫?要谈,便要与李璟谈,他才能给我最想要的东西。“
武义律倒吸一口凉气,望着蜿蜒的山路,吞吐道:”这……可费劲的很,一个不慎,又得惹上那私授黄金的官司。“
赵匡胤指着山间涓涓流出的溪水,笑道:”这便是此山之妙了,在此相谈,即避人耳目,又给双方一个放下身份的台阶。李璟是世间难得的聪明人,我游山的缘由他岂会不明白,怕是早已在这山水之间,安排好要与我会面的人了。“
武义律恍然大悟,”他既然明白了大帅有意和谈撤兵,便必不会伤及大帅的性命,末将之前可真是白白担心了。“
”若杀了我,两国之战势在必行。于我大周而言,不过是少了一统帅,但对南唐,则是灭国之灾。李璟可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