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邦的统一规划和先进技术支持之下,比如引入我们的温室种植技术、自动化灌溉系统和优选种子,这里的生产效率至少能提升三倍以上,单位面积的产出将大幅增加,居民的劳动强度也会大大降低,生活质量自然会有质的飞跃。”
他的言语中充满了对联盟现有模式的否定和对联邦技术与管理模式的推崇,那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再次显露无疑。
通过这些点点滴滴的观察、试探和对话,结合达里尔小队之前在联邦外围贸易站的见闻,林峰心中的图景逐渐清晰起来。他看到的联邦,远非兰斯描绘的那个充满秩序与繁荣的乌托邦。
林峰看到的是一个等级森严、壁垒分明的金字塔社会。
塔尖是像兰斯这样的管理者、高级技术人员、军官阶层,他们掌握着核心权力和资源,享受着最优渥的生活条件和最高的社会地位。
中层是普通的士兵、技术工人、行政人员等“公民”,他们生活相对稳定,但必须严格遵守规则,努力提升自己的“贡献值”以维持或争取更好的生活,他们构成了联邦运转的主体,但也承受着无形的压力和竞争。
底层则是从事最艰苦、最危险工作的庞大群体:在工厂流水线上日夜劳作的工人、在危险区域清理行尸或执行高危任务的次级士兵、在农场或矿场进行繁重体力劳动的劳工。
这些人可能来自被“整合”的小型社区,或是因各种原因跌落到此的原“公民”。他们的生活条件恶劣,居住环境拥挤肮脏,食物配给仅够果腹,医疗保障匮乏。
而金字塔的最底层,则是兰斯口中那类“贡献值低”或“负担”的群体——老人、严重伤残者、长期病患、甚至可能包括不服从管理的“异见者”。
他们被冠以“无用者”的标签,被边缘化甚至隔离在特定的贫民区或收容所,仅能获得维持最低生理需求的配给,毫无尊严可言,甚至可能被迫从事毫无意义的强制劳动或被当作某种意义上的“消耗品”。
这种森严的等级被“贡献评级”制度固化,上升通道狭窄,底层民众几乎看不到改变命运的希望,只能在绝望中挣扎。
联邦展示的电力、整洁的街道、精良的武器、崭新的药品,其光鲜亮丽的背后,是无数底层民众的血汗、牺牲甚至生命。
那些在不见天日的工厂里透支生命的工人,那些在围墙外直面行尸、随时可能丧命的士兵,那些在贫民窟中苟延残喘的“无用者”,他们的苦难被精心掩盖在“秩序”与“效率”的光环之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