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封好口,发芽率降了 15%,浪费了不少。”
翡翠星云守护者的枝条上挂满了冰棱,叶片的能量感应装置在低温下仍保持工作,实时监测着绿肥种子的萌发情况。小顺子剪下几根枝条,插在绿肥种植区的四角,枝条的能量场能提高种子发芽率 3%。“这比盖地膜省事。” 他数着插枝条的数量,每亩 4 根均匀分布,“去年没插枝条的地块,绿肥出苗率 85%,插了的达到 88%,积少成多也是增产。”
一场小雪在冬至前降临,雪花像细碎的盐粒撒在试验田,绿肥种子在雪下悄悄萌发,胚根已经长出 0.5 厘米。莱娅的平板电脑显示,雪层下的土壤温度 2℃,比裸露地高 2℃(绿肥种子萌发的临界温度 1℃)。“这雪下得好。” 她看着雪地里的能量流图谱,“既能冻死害虫,又能滋润种子,去年冬天雪少,开春虫害多了不少。”
培训教室的冬训班开课了,30 名学员坐满了长条凳,墙上的投影幕布展示着大豆 - 玉米间作的生长模拟图:玉米长到 1.2 米时,大豆刚好到膝盖高,两者的叶片交错却不遮挡,光能利用率比单作提高 20%。莱娅用激光笔指着图中的根系分布:“玉米的须根浅,大豆的主根深,能利用不同土层的养分,去年单作玉米时,深层土壤的养分没利用起来,太浪费了。”
刘二叔在笔记本上画着间作模式的草图,玉米行和大豆行的间距标注得清清楚楚,旁边写着 “宽行种大豆,窄行种玉米”。他举手提问:“要是玉米长得太快,挡住大豆光照咋办?” 莱娅调出控旺剂的使用说明:“在玉米长到 1 米时喷一次,能降低株高 10 厘米,去年有块地没控旺,大豆减产了 15%。”
虎娃在试验田安装土壤墒情监测站,设备的传感器埋在不同深度:10 厘米(绿肥根系区)、30 厘米(玉米根系区)、60 厘米(大豆根系区)。数据通过无线传输到莱娅的平板电脑,能实时监测不同土层的水分变化。“这设备能帮我们省水。” 他固定好监测站的太阳能板,“去年浇水全凭经验,有时候上面湿了下面还干着,今年有数据指导,精准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婶在厨房给学员们熬了姜汤,姜是试验田边种的,辣味十足,能驱散冬日的寒气。她给每个人端了一碗,碗沿的温度刚好不烫嘴。“冬训班辛苦,喝点姜汤暖暖身子。” 她往莱娅碗里多放了块红糖,“明年的间作技术复杂,得让大家学好学透,我把要点都编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